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传承灌溉智慧 润泽百姓生活

发布日期:2022-11-19  来源:光明日报  作者:魏有兴  浏览次数:245
核心提示:“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因此,推进引水、灌溉等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不仅对保障农业用水具有战略意义,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自古以来,兴修水利、防治水害就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大计。兴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四川成都平原

“兴水利,而后有农功;有农功,而后裕国。”水的承载空间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空间。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衡,因此,推进引水、灌溉等水利工程设施建设,不仅对保障农业用水具有战略意义,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自古以来,兴修水利、防治水害就是中华民族治国安邦的大计。兴建于公元前256年的都江堰水利工程,让四川成都平原由“泽国”“赤盆”变为沃野千里的“天府之国”,巨大效益一直延续至今。截至目前,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已达30处。这些宝贵遗产承载着传统治水技术、经验和智慧,镌刻着中华文明绵延不息、永续发展的历史轨迹,折射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智慧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就保障国家水安全、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为新时代治水兴水提供了科学指南和根本遵循。面对古人留下的丰厚水利遗产,我们要挖掘好、保护好和利用好,加强古灌区、古渡口等水文化遗产保护,推动优秀农耕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综合展示其在农田水利、治河技术、建筑营造等领域的文化成就,助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润泽百姓幸福美好生活。

一方面,在治江理水的宏阔实践中,要善于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源头活水。应充分汲取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所蕴含的天人合一、尊重自然、顺势而为、就地取材的治水理念以及系统治理的思路与方法,把中华民族在长期治水实践中积累的“善治国者必善治水”“上善若水”等中华优秀传统水文化传承好弘扬好。江河安澜,才能保障民族永续发展。如今,全国建成各类水库9.8万多座,堤防长度43万公里,七大江河流域基本形成以堤防、控制性枢纽、蓄滞洪区为骨干的防洪工程体系。放眼中国,一座座水利设施岿然屹立,一条条灌溉渠道密布田野,一个个水源工程跨越南北、互济东西,“四横三纵”的新水网串联起山清水秀、云阔天高的自然画卷,书写着蓬勃浩瀚、举世瞩目的绿色传奇,映射了日新月异、蒸蒸日上的美丽中国。

另一方面,应统筹做好灌溉工程遗产保护与利用,统筹水资源、水环境、水生态治理,创新方式方法,让越来越多的遗产活起来、美起来。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保护好灌溉工程遗产。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推进非物质文化遗产和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作出重要部署。当前,要做好灌溉工程遗产保护的理论与技术研究,通过编制实施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立法等方式切实保护好灌溉工程遗产,并通过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的方式,让其“扮靓”百姓幸福美好生活。

更为重要的是,抓住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契机,向世界讲好中国灌溉工程遗产的精彩故事,让更多人了解这些遗产的历史意义和时代价值,教育引导群众特别是青少年更好认识和认同中华文明,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凝聚更多力量。

〔作者系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理论研究基地(河海大学)研究员〕

《光明日报》(2022年11月18日 第07版)

责任编辑:鲁建滔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