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树良种的标准:一是可加工或创制一到多个优质高档名优茶,且兼制性要强,这样可根据市场需要及时改变茶类或者进行组合生产,充分发挥品种潜力。例如凌云白毛茶,根据其芽叶肥壮多毫和较高的茶多酚、氨基酸含量,春茶制白茶、毛峰茶,夏秋茶可制红茶。二是发芽要早,发芽早,开采早,应市早,可满足消费者尝新需求,有市场优势,且一般早上市的价格要高出同类型茶的1至2倍,如龙井43制的西湖龙井要比群体种早10天左右,亩产值要多30%至50%。三是生长势强,产量高,其中春茶鲜叶产量要占全年的50%至60%。四是抗病虫性强,不易罹生病虫害,避免或减少施用农药,节约成本,且又适合生产有机茶和无公害茶。五是适应性强,即抗寒、抗旱性强,能适合不同环境条件的栽培,便于扩大种植区域。
当然,目前同时具有这五个方面优点的品种几乎还没有。不过,衡量品种最重要的标准还是制茶品质。到“十三五”期间,全国茶树良种化率已经达到68%。
品种选用的原则是以市场决定生产茶类,以茶类决定种植品种。具体选择时必须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茶类结构,尤其是要根据当地冻害、旱害和病虫害发生的频率及程度选用最适合的品种,如当地常年发生越冬冻害或倒春寒的,就不能选用抗寒性差或发芽特早的品种。传统名优绿茶产地为保持特色,不必栽培红茶或乌龙茶品种。同一地方一般种植主栽品种1至2个,搭配品种2至3个。
责任编辑:刘叶 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