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蓝又名洋白菜、圆白菜,是起源欧洲的一种营养丰富的重要蔬菜,我国常年种植面积约1400万亩,种植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第一位。至今在一些地方还保留着最初的称呼——洋白菜,然而从“洋”白菜到圆白菜,一字之差的背后是我国种业科技工作者付出的艰辛和努力。
攻克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国产甘蓝品种
20世纪60至70年代,我国甘蓝育种技术落后,日本、美国、荷兰等国当时已开始大力研究、应用先进的杂种优势育种技术。我国生产上应用的还是产量低、抗性差的地方品种,新的优良品种基本都靠国外引进。
为了改变这种被动局面,1970年7月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成立了甘蓝类蔬菜遗传育种团队。科研团队自成立以来始终以蔬菜产业需求和学科发展为导向,团结协作,积极工作,先后突破了甘蓝自交不亲和系选育、雄性不育系选育、枯萎病抗性育种、胞质不育育性恢复等关键核心技术。团队在国际上首次发现了甘蓝显性雄性不育源,并利用这一发现建立了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体系;国内率先建立了甘蓝枯萎病苗期抗性鉴定技术体系;在国际上首次创制了Ogura胞质不育的育性恢复材料,建立了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育性恢复技术体系;主持完成了甘蓝参考基因组的测序,建立了高通量标记筛选技术,实现了多基因聚合。
团队的最初目标就是要解决洋种子依赖的问题,团队以培育高产、稳产甘蓝杂交种为主攻方向,在方智远院士的带领下,经过刻苦钻研,于1973年与北京市农科院合作培育出我国第一个甘蓝杂交种“京丰一号”以及后来的“报春”等7个早中晚熟配套的系列新品种,并迅速推广。这不仅改变了我国没有自己的甘蓝杂交种的被动局面,而且对缓解当时蔬菜供应紧张局面、丰富人们的菜篮子发挥了重要作用。
20世纪80年代,甘蓝生产上病毒病、黑腐病、干烧心病危害严重,团队开展了抗病抗逆育种,培育出第二代抗病毒病、抗干烧心病、耐先期抽薹的“中甘8号”“中甘11号”等新品种。
20世纪90年代初,为满足市场对高品质蔬菜产品的需求,团队以提高品质为主要目标,开展了优质适于保护地栽培的品种选育,育成早熟、优质,适于露地、保护地种植的第三代甘蓝新品种“8398”和“中甘15”。
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本世纪初,为克服自交不亲和制种技术的缺陷,利用首次发现的甘蓝显性核雄性不育源和引进的胞质不育源,研究建立了甘蓝雄性不育育种技术体系,配制出第四代甘蓝新品种“中甘21”等6个雄性不育新品种,实现甘蓝制种技术由自交不亲和系到雄性不育系的重大变革。
近年来,团队又在甘蓝抗枯萎病育种、耐寒越冬甘蓝品种培育方面获得重要进展,培育出了“YR中甘21”“中甘628”“中甘606”等抗枯萎病品种,这些品种不仅枯萎病抗性强,而且熟性早、颜色绿、品质好,得到种植户的广泛认可;育成的耐寒越冬品种“中甘1305”,表现耐寒性强、颜色绿、耐贮运、耐贫瘠,替代国外品种“绿缘”成为了长江流域越冬主栽品种,扭转了越冬茬口对国外品种依赖的被动局面。
打造服务型科研团队 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团队成立51年以来,在方智远院士的带领下,凝心聚力、团结协作、勇于奉献、服务产业。方智远院士已年过八旬,做过心脏支架手术,但他的办公室衣架上常年挂着一顶草帽、一件雨衣,那是他随时准备下地用的。在方智远院士的示范带领下,团队科研人员形成了到农业农村一线、到蔬菜主产区、到田间地头开展科技帮扶和调研的习惯,每年有一半以上时间泡在田间地头。团队特别重视深入蔬菜生产第一线,了解生产、市场上的问题和需求,足迹遍布全国所有省(区、市),在20多个省(区、市)建立50多个试验示范基地,与国内100多家种子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每年安排示范品种500多个,使团队成果很快被产业利用。目前团队育成的中甘系列甘蓝品种已累计推广1.5亿亩,约占甘蓝种植面积的60%。
内蒙古乌兰察布原是贫困地区,寒凉的自然环境是农业发展的短板。在方智远院士工作站的支持下,现在冷凉蔬菜不仅成为当地的优势产业,还让当地成为全国三大冷凉蔬菜基地之一,每年种植甘蓝等蔬菜60万亩以上,不仅远销20多个省(区、市),还出口到俄罗斯等国家。
河南济源王屋山地区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团队成员学习并发扬愚公移山精神,扎根当地20年,与当地企业合作大力发展杂交制种产业,使济源成为全国最大的十字花科制种基地,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使一个个贫困村变小康村,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作出重要贡献。
团队先后四次荣获国家奖,推动我国甘蓝育种实现了从“跟跑”“并跑”到“领跑”的跨越。团队获得我国蔬菜科技领域唯一的国家发明一等奖1项及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019年荣获农业农村部中华农业优秀创新团队奖、全国农业农村系统先进集体、中国农业科学院优秀创新团队奖。2021年方智远院士被评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团队所属支部获得“中央和国家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
强优势补短板 续写科技创新新篇章
回首团队走过的51年发展历程,虽然取得了一系列技术成果,育成了一批在生产上发挥支撑作用的主导品种,但也还面临着优异国外种质资源搜集保存少、根肿病抗性资源缺乏、生物育种核心技术短板明显等问题,需要我们努力做到“两强两补”,即增强自主研发技术的优势,补齐生物育种技术的短板;增强春甘蓝品种的优势,补齐越冬甘蓝品种的短板。
要想实现“两强两补”,需要在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下,加大实施生物育种、种源和育种技术创新、优质重要性状基因挖掘等重大科技项目,加快推进种质创新及种业振兴行动;加强国外优异蔬菜种质资源收集与引进,鉴定与利用;突破一批核心关键技术,如基因编辑、分子设计育种、数字育种等前沿技术,抢占未来种业科技制高点;提升种业企业创新能力,建立跨学科联合创新合作机制,构建高效的种业科企联合创新平台,实现产学研深度融合;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激发种业原始创新动力。
要想实现“两强两补”,还需要我们大力传承和发扬老一辈育种家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优秀品质。通过“两强两补”,进一步强化我国甘蓝种业科技支撑能力,建强一支服务农业主战场的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打造一个甘蓝种业创新的科技高地。
在中国农业科学院建院60周年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在贺信里强调,要立足我国国情,遵循农业科技规律,加快创新步伐,努力抢占世界农业科技竞争制高点,牢牢掌握我国农业科技发展主动权,为我国由农业大国走向农业强国提供坚实科技支撑。下一步,团队将继续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面向”重要指示精神,戒骄戒躁,团结协作,扎实工作,为提高甘蓝育种科技水平,促进蔬菜产业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努力续写未来甘蓝科技创新的新篇章。
(张扬勇供稿,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
责任编辑:张鹏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