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丰收季节 » 正文

喜看丰景溢芳香——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各地扫描

发布日期:2022-09-25  来源:新华社  作者:董小红 丁静 陈春园 黄腾 邵琨  浏览次数:193
核心提示: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秋分至,丰收时。9月23日上午,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昌平和四川成都同时开启。风吹稻浪,瓜果飘香,全国各地的“丰收民歌”依次唱响,丰收喜庆的气氛随之扑面而来,乡间田野一派丰收好景象。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丰收曲9月23日上午,在北京昌平会场,“蜜多邦”六选桃、“御前青玉”京西稻米、军都山红苹果、后元化生态园黑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秋分至,丰收时。9月23日上午,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主会场活动在北京昌平和四川成都同时开启。风吹稻浪,瓜果飘香,全国各地的“丰收民歌”依次唱响,丰收喜庆的气氛随之扑面而来,乡间田野一派丰收好景象。

希望的田野上奏响丰收曲

9月23日上午,在北京昌平会场,“蜜多邦”六选桃、“御前青玉”京西稻米、军都山红苹果、后元化生态园黑桑葚等各色农产品装点着节日现场,农民们穿上节日的盛装,欢庆丰收的喜悦。

除了昌平,北京通州、平谷、丰台、门头沟等区也精心准备了采摘、文艺演出、农事体验等近百场活动延续着丰收节的精彩。

这是9月22日在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区的天府农业博览园拍摄的稻田画(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沈伯韩 摄

在成都新津区天府农业博览园会场,红黄主色调的舞台凸显丰收的热情。舞台周边,稻谷簇拥成一片金色海洋随风摇曳,20余幅巨型稻田画在3000亩稻田里铺开。

大片稻田里,5个巨大的圆拱形木质结构建筑掩映其中,建筑顶部由颜色不同的方块玻璃拼装而成,远远看去,犹如“风吹稻浪”一般鲜明温暖。这5个“稻浪”是此次丰收节主会场活动的主要展馆,大国粮仓科技馆、中华农耕文明博物馆……千年农耕传奇故事在这里徐徐展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连日来,全国各地丰收忙,收获的喜悦从田间蔓延至农民的心间。

金秋时节,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辽市镇丰林村的百亩香芋种植基地迎来丰收季,芋农们纷纷下田采挖香芋,将香芋清泥、分拣、过磅、装袋,打包装车,田间地头一派丰收的忙碌景象。

在成都新津区宝墩镇龙马村的大型烘干中心,运粮车正源源不断地将稻谷运进来。“我们烘干中心每天处理近800吨稻谷,预计要忙到10月底收割季结束了。”烘干中心负责人游静说。

丰收的喜悦,在账本上体现得实实在在。谈起今年的收成,黑龙江省望奎县东郊镇厢兰五村村民周春生高兴得合不拢嘴。周春生今年种了400多亩玉米,预计亩产至少能达到1600斤。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今年每亩玉米种植成本大约1100元,按每斤卖1元计算,每亩玉米地收益约500元,400亩玉米地至少能有20万元收益。

丰收的喜悦是对辛劳的赞美

丰收的喜悦,是对劳动者辛勤劳作的犒赏和赞美。

北方秋汛、南方旱情、局部疫情反弹、地震灾害等因素,让今年的农业生产面临多重挑战。不惧考验、克服困难,全国上下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抓好农业防灾减灾,扎紧“米袋子”,端牢饭碗,实现夏粮、早稻增产,粮食生产有望再获丰收。

9月21日,在四川省崇州市道明镇新华村,村民驾驶农机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 胥冰洁 摄

成都新津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任童皓说,虽然今年成都遭遇了极端高温天气,但大家积极主动开展抗旱自救,保障了粮食稳产。

“高温期间,新津区农业农村局安排技术人员在田间地头指导,察看农作物长势。在水稻抽穗扬花期保水到位,今年优质稻亩产预计1200斤,与去年基本持平。”童皓说。

今年,江西宜春袁州区辽市镇丰林村的百亩香芋基地虽然也受到旱情影响,但得益于近年来村里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加上精选香芋种苗,又有技术专家指导,不到半年时间,地里就长出了个大香甜的芋头。

惠农政策的持续加码,也让农民生产更有劲头、更有希望。近年来,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区积极引导枣农发展大棚种植,枣农再也不用像过去一样担心天气不好影响收成了。沾化区下洼镇党委书记魏书柱说:“盖一个大棚需要2万元,政府补贴1万元,还帮农民贷款,三年内免利息,政策助力,村民们更有积极性。”

科技为农业现代化插上“翅膀”

选良种、施良法、种好粮,丰收的喜悦离不开农业科技支撑。

在江西省宜春市袁州区西村镇张坊村千亩高标准农田里,秋粮迎来了丰收季,入眼尽是一片金黄。

张坊村“90后”种粮大户刘露告诉记者,合作社今年流转了1600亩地种中晚稻,预计可收稻谷700多吨。“以前水稻都是人工收割,耗时久、成本高。现在插秧、收割全程机械化操作,方便又省力。”刘露说。

9月22日,在成都市新津区普兴街道山河村,村民们驾驶农机收割水稻。新华社记者 刘坤 摄

科技改变传统种植模式,助力农产品丰收。在山东淄博生态无人农场,地下30厘米处的墒情传感器24小时收集“情报”。“1号地块缺水,请浇水”……传感器发出提示,农场智慧云平台接到这条“急电”,经过自动研判,喷灌机立即开启精准浇水作业。

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中心、蓝莓种植示范展示区……在位于天府农业博览园内的58农业新津基地里,8个大小不一的温室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绿意盎然。

“这些大棚是我们的柑橘无病毒苗木繁育中心,这里培育出的柑橘苗,不仅没有病毒的侵扰,植株生长速度更快,植株高度也比较整齐,出圃移栽后第二年即可挂果。”基地总经理张传峰说,该基地还依托数字化水肥管理中心,实现精准施肥浇水,能助力农作物快速成长。

北京昌平,中国农民丰收节主会场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农产品琳琅满目。拼多多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搭建的面包展台吸引了不少嘉宾。烘焙面包的麦粒是科学家最新培育的小麦品种,高产、抗病、耐热,营养成分也非常丰富。科研力量的不断壮大,科技创新的飞速发展,正在为现代化农业发展增添助力,为乡村振兴保驾护航。(新华社记者董小红 丁静 陈春园 黄腾 邵琨)

责任编辑:胡佳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