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助农增收 » 正文

福建宁德下岐村:走下连家船,走上小康岸

发布日期:2020-07-21  浏览次数:676
核心提示:白马江畔,天高云淡,海风习习。盛夏时节,走进依山傍海而建的福建宁德下岐村,楼房鳞次栉比、整洁有序,一条宽敞笔直的街道,从村头延伸至村尾。沿街走入村落,商铺林立,物流通达;织渔网、送渔获,青壮年来来往往;路边上,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一派和美景象,令人羡慕不已。福建宁德下岐村新貌(无人机拍摄)。 福建日报
 白马江畔,天高云淡,海风习习。

 

盛夏时节,走进依山傍海而建的福建宁德下岐村,楼房鳞次栉比、整洁有序,一条宽敞笔直的街道,从村头延伸至村尾。沿街走入村落,商铺林立,物流通达;织渔网、送渔获,青壮年来来往往;路边上,黄发垂髫,怡然自乐……一派和美景象,令人羡慕不已。

 

福建宁德下岐村新貌(无人机拍摄)。 福建日报社供图

 

谁曾想到,就在几十年前,这群人经历着怎样的贫困。

 

往昔

 

早年下岐村的居民都是船民,他们一家几代人挤在一条长七米、宽不足两米的小木船上生活,以天为盖海为庐,居无定所,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因为家连着船、船连着家,也被称为“连家船民”。

 

那些渔船大都是破败不堪的,没有电、没有水,低矮、昏暗、潮湿。“一条破船挂破网,祖宗三代共一船,捕来鱼虾换糠菜,上漏下漏度时光”,说的就是他们的生活。

有的渔民连船都没有,只好在岸上用油毛毡、编织袋搭一个窝棚,夏热冬寒,难挡风雨。他们常年在渔船上打鱼、生活、居住,久而久之脚都是弯的,常被取笑为“曲蹄”。生活的贫困加上社会的歧视,使他们怀有很强的自卑心理。

 

过去的连家船民。 福建宁德下岐村村委会供图

 

下岐村村民江五全已年近半百。他说:“以前居住的渔船头部的船舱是用于储存淡水的,第二个舱用于存放捕来的鱼虾和一些捕鱼工具;渔船中间部分是生活区,存放一些大米、棉被,吃饭睡觉都在这;船尾部用黑色罩子围起来的就是卫生间。”

 

江五全家里兄弟5个,18口人和所养鸡鸭分三层都挤在一条船上,后来实在挤不下,家里再添置一条船,给大哥分家住。天气好时,开船打鱼,在沿岸与村民交换粮食,生火煮饭、洗衣洗澡全在船上。

 

海上的漂泊生活非常危险,有时大人出海干活,只能把孩子用绳子绑在船上,防止不小心坠落。江五全噙着泪水回忆说:“1996年台风‘贺伯’是狂风夹着暴雨袭来,那夜风大雨大,邻居老陈家的船被风打翻了,一夜间一家子就这样没了,那个惨哪!”

 

以船为家,终日漂泊,维持生计本就困难,读书对于当时的船民是一种奢望。“我是家里5个孩子中最小的,家里商量着送我去读书识字。为了让我读书,父亲不知求了多少人,岸上没有家,只能寄居岸上人家,谁家多张床就住那。我睡过百家床,尝过百家饭。上到二年级时,家里实在供应不上,我也就辍学了。”江五全黯然回首。

 

改变“上无片瓦,下无寸土”的生活,是每一位连家船民的梦想。

 

关怀

 

弹指几十年,今昔大变迁。这样翻天覆地的沧桑巨变,最初源自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习近平同志的深切关怀。他曾说:

 

“在宁德、福州和后来到省里工作期间,我多次到这些群众的家中走访,也一直在思考如何能使这些困难群众彻底摆脱贫困、安居乐业。”“我心里感到很不安,就想决不能让乡亲们再漂泊下去了。”

 

1988年,习近平同志赴任宁德地委书记,一上任,他就频频下到基层,其中,连家船民困窘的生活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995年,习近平同志任福建省委副书记后,多次下基层调研连家船民的生活境遇。他下定决心解决连家船民上岸问题。

 

1998年12月,习近平主持召开连家船民上岸定居现场会,专门研讨连家船民上岸定居政策,亲力亲为推动连家船民上岸。

 

他在现场会上动情地说:

 

“古人尚且讲‘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我们共产党人看到群众生活如此困苦,更应感到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没有‘连家船民’的小康,就没有全省的小康。这件事非做好不可,要让所有的‘连家船民’都能跟上全省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实实在在地过上幸福生活。”

 

他还提出很多具体务实的意见,解决船民上岸、定居、乐业一整套问题。这个现场会开完以后,连家船民上岸问题得到彻底解决。

人上岸了,心也上岸了。

 

1999年,横山新村(连家船民安置点)动工仪式。福建宁德下岐村村委会供图

 

2000年,习近平同志再次前往下岐村,考察连家船民搬迁上岸后的生活情况。在这次考察中,他强调:

 

“我们不仅使他们搬上来,住下来,还要让他们富起来,真正安居乐业过上好日子。”

 

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到21世纪初,“连家船”现象在福建基本消失,数万人告别了风雨飘摇的生活,过上了安稳日子。

 

奋进

 

“滴水穿石”二十年,“久久为功”换新颜。

 

20多年来,下岐村用不断向好的变化“讲述”了一个从精准脱贫走向乡村振兴的生动故事。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崭新美丽渔村,已然立于人前。

 

现任下岐村村支书郑月娥1996年参加工作,亲历了连家船民搬迁上岸的全过程。“确实是非常艰辛,”郑月娥回忆说,“当然我们党支部也做了很多工作,从一开始很多船民不愿意搬上岸,到住下来,然后富起来,党支部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福建宁德下岐村村支书郑月娥正在介绍连家船民的过去与现在。 求是记者 柴潇凡/摄

 

在村委会帮助下,江五全开始海蛏养殖,还参加了技能培训,每年有6万多元收入。2015年,他从事外海捕捞,一年就赚到9万多元。他说:“在我们村里,很多像我一样的船民都没有丢掉老本行。不过,已经从过去的向大海讨生活,转变为向海洋要经济、要效益。”

 

为更好地组织党员学习党的理论知识和开展组织生活,郑月娥带动成立了“水上党校”,并按片区安置点成立了“水上党员流动驿站”。由村里出资选购相关书籍、报纸杂志等,让党员群众可就近到驿站定期集中学习,参加组织生活。下岐村还高度重视下一代的教育,1997年以前,全村没有出过一个大学生,而现在已经有200多个了。

 

福建宁德下岐村为孩子们开辟的学习、游戏场所。求是记者 柴潇凡/摄

 

“忆往昔,居住小木舟,满江漂泊;想今朝,岸上建新房,倍感党恩。”每年春节,这是下岐村人最爱用的一副对联。千百年来搏击风浪的连家船民,不会忘记过去,也从不停歇奔向美好未来的步伐。

 

求是网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