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农业科普 » 正文

立夏:南国似暑北国春,绿秀江淮万木荫

发布日期:2023-05-08  来源:山西省图书馆  浏览次数:396
核心提示: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45°。我国古人将立夏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立夏为夏日开始的标志,春去夏来,天气日渐暖热,万物欣欣向荣,大自然一片绚丽风光,过冬的作物已经成熟收割了,樱桃红透,茶叶香飘,新鲜的果蔬也能采撷登盘了,各种新鲜果蔬上市。节气民俗迎夏:古代

立夏,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七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一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45°。我国古人将立夏时节的十五天分为三候:“一候蝼蝈鸣;二候蚯蚓出;三候王瓜生。”

立夏为夏日开始的标志,春去夏来,天气日渐暖热,万物欣欣向荣,大自然一片绚丽风光,过冬的作物已经成熟收割了,樱桃红透,茶叶香飘,新鲜的果蔬也能采撷登盘了,各种新鲜果蔬上市。

节气民俗

迎夏:古代于立夏之日迎接夏天的祭仪。《礼记·月令》:“先立夏三日,大史谒之天子曰:某日立夏,盛德在火。天子乃斋。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大夫以迎夏于南郊。”向南方举行祭祀炎帝、祝融的仪式。汉代仍行此俗。《续汉书·祭祀志》:“立夏之日,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车旗服饰皆赤,歌《朱明》,八佾舞《云翘》之舞。”至宋时礼节更繁,除迎夏外,还要祀南岳衡山于衡州,祀南镇会稽山于越州,祀南海于广州,祀江渎于成都。到明代始有尝新风俗。到清代,风俗更盛,有祭神、尝新、馈节、秤人、烹新茶等风俗。顾禄《清嘉录》:“立夏日,家设樱桃、青梅,供神享先,名曰立夏见三新。”

立夏吃蛋:节令饮食习俗。立夏之日,家家吃煮鸡蛋或咸鸭蛋,以为能强身健骨,行动有劲。谚云“立夏吃蛋,石板踩烂。”

立夏吃笋:节令饮食习俗。流行于湘中、湘西、湘南等地多民族。立夏节和夏历四月八,习吃笋子炒肉。鲜笋、干笋均可,鲜肉、腊肉不拘。名为“助力”,又叫“接力”。据说可以健脚,像竹笋一样节节拔高,坚韧有力。民谚云:“吃了立夏笋,两脚打得墩;立夏不吃笋,瘦得光梗梗。”

立夏见三新:旧俗,立夏日择三种新上市的菜蔬瓜果供神享受,称“立夏见三新”。“三新”为樱桃、青梅、麦子,是用以享祀祖先的。宴饮则有烧酒、酒酿、海蛳、面筋、芥菜、白菜、白笋、咸鸭蛋、馒头等等,蚕豆也在这天尝新。过去,立夏这一天,苏州各家酒店还免费将酒酿、烧酒奉送给来店进食的老主顾,叫做“馈节”。

立夏秤人:测试体重变化趋势的一种习俗。旧时流行于东南诸省。由来已久,清同治《苏州府志》:“立夏日……以大秤衡人而记其轻重。”《江乡节物调·小序》:“杭俗:立夏日,悬大秤,男女皆秤之,以试一年之肥瘠”。“立夏日,又秤之,以验夏中之肥瘠”。旨在衡量体重在多大程度上受到“疰夏”(夏天有持续发烧、食欲不振、消瘦口渴、多尿等病症,故中医称为疰夏)的影响,以便及时发现身体变化情况,查找原因,诊治恶疾于初发,对保持身体健康有一定积极意义。今在某些地方仍习见。

节气俗语

立夏得食李,能令颜色美

我国以立夏为夏季的开始。民间习俗于这天吃李子,可使皮肤变好。

春争日,夏争时

意为夏收夏种比春耕更急迫,工作更要抓紧。

立夏风不住,刮倒大杨树

立夏后仍刮大风,则预示着还有大风要刮。

立夏大风多,大雨往后拖

华北地区,如果立夏节气大风偏多,则盛夏降雨量较大的时期要推迟。

立夏不下,高挂犁耙

到立夏时节不下雨,就得把犁耙高挂起来,因为雨水太少农作活动无法进行。

来源:山西省图书馆宣传推广部

责任编辑:屈姗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