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全国生态日记者行 | 两张“票据”的魔力——福建三明以林权改革和碳汇交易促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见闻

发布日期:2023-08-19  来源:i自然  作者:杨旋  浏览次数:304
核心提示:在福建三明,有两张小小的“票据”,家喻户晓。一张是林票,不砍树也能致富。一张是碳票,好空气也可以卖钱。这两张小小的“票据”,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将三明丰富的森林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是三明市绿色转型的最好例证。全国生态日前夕,记者深入三明市,了解这里两张“票据”点绿成金背后的故事。一入三明,满眼皆绿。高达77.12%的森林

在福建三明,有两张小小的“票据”,家喻户晓。


一张是林票,不砍树也能致富。一张是碳票,好空气也可以卖钱。这两张小小的“票据”,打通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的路径,将三明丰富的森林生态价值转化为经济价值,是三明市绿色转型的最好例证。全国生态日前夕,记者深入三明市,了解这里两张“票据”点绿成金背后的故事。

一入三明,满眼皆绿。高达77.12%的森林覆盖率,让三明享有“中国绿都”的美誉。坐拥青山的资源优势,也让三明一直在探索如何推动形成绿色发展的优势。

经过多年来系统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三明建立了产权清晰的林权制度体系。全市累计发放林权权属证书67.5万本,林地登记发证率98.7%,实现了“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

作为林权制度改革的策源地,新时代,三明围绕“单家独户怎么办、钱从哪里来、林子如何管、产业怎样兴”等新问题,于2019年年底创新推出林票制度。

何为林票?三明市林业局副局长潘子凡向记者解释,林票是国有林业企事业单位与村集体或林农开展合作,将合作共有林权份额化、价值化,按村集体或个人占有的股权份额制发的具有收益权的凭证。村集体或林农可自由选择出让经营、委托经营、合资造林、林地入股四种模式的一种,将自己的部分林地经营权流转给国有林场,获得的林票可进行交易、质押、兑现,即使不进行任何操作,每年也有3%的兜底收益。

林票制度,通过股权的形式明确了林农的产权,有利于保障林农的承包权益,真正放活了经营权。林权流转起来,实现了林业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同时让资源变资产、林农变股东。这种简单的形式,一下子就受到广大林农的欢迎。

“目前,全市累计制发林票5.8亿元,惠及村民7.8万人,所在村每年村集体收入可增加5万元以上。”潘子凡表示,这样的结果也完全印证了他们设计林票的初衷——提高百姓的收益。

在林票获得成功之后,三明继续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方式,而碳票,让三明再次成为全国的先行者。

碳票,是三明建立在林票之上的又一创新。2021年3月开始,三明市探索构建林业碳票,采用“森林年净固碳量”作为碳中和目标下衡量森林碳汇能力的基础,开展碳汇计量评估监测,对符合条件的林业碳汇量签发林业碳票。跟林票一样,碳票也享有交易、质押、兑现等功能。

2021年5月18日,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委会领取了一张编号为“0000001”的林业碳票,这也是全国第一张林业碳票。票面上标注为常口村3197亩林地,监测期间碳减排量12723吨,由三明市林业局制发。随后这张碳票完成交易,村委会将所得的收益14万元进行分红,村民人均分到150元。

三明市将乐县高唐镇常口村村貌 杨旋 摄

“树就一直长在山上,啥也不干,就能有一笔收入。”“看不见、摸不着的空气也能卖钱。”对林农来说,碳票就是好生态带来的惊喜。

20多年前,常口村还是一个没水泥路、没新房子、没路灯的“三无”小山村。但如今,依托2万亩林地的林票、碳票,都成为百姓手里真金白银的“钞票”,再加上生态旅游、生态种植、林下产业等蓬勃发展,去年常口村集体收入185万元,年人均收入也从过去的2000元增长到现在的3万元。

“林票和碳票对我们村民来说,不光提高了收入,还提高了大家保护绿水青山的积极性。我们坚信,生态这条路会越走越宽,生态饭会越吃越香。”常口村原党支部书记张林顺说。

两年来,三明林业碳汇经济价值逐步显现,累计开发碳票碳减排量98.8万吨,实现交易117.1万元。

两张小小的“票据”,盘活了三明沉睡的林业资源资产,打通了森林资源生态价值向经济效益转化的通道,推动形成“保护者受益、使用者付费”的利益导向机制,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有机统一。

而生态产品价值的实现,是建立在产权明晰的基础上。在全市稳步推进林权不动产统一登记的基础上,三明率先开展了集体林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改革,改变了原有不动产登记一块林地只允许登记一种权利类型颁发一本证书模式,使得林地经营权真正得到了盘活,林业生产得到更好的保障。

三明市沙县区自然资源局不动产登记中心工作日里熙熙攘攘,一片忙碌景象,前来办理各类登记业务的林农络绎不绝。

“我们通过优化升级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整合林权登记数据及档案、建立信息共享平台、规范林权标准化登记程序、率先施行林权‘三权分置’登记、创新林权地籍调查方式、启用平板林权信息采集软件、创新抵押登记模式和延伸林权登记服务等一系列创新举措,满足林农林企的各类登记需求,为林权在二级市场的交易打好基础。”沙县区不动产登记中心主任黄腾飞告诉记者,在交易中心建立以后,他们就将登记窗口开在了中心,每年平均要发放1500本林权类不动产权证书,主要为林农的承包权证和流转的经营权证两类。

黄腾飞介绍,下一步中心将以林权登记数据为基础,打造林业碳票不动产登记宗地分布图,为“碳票经济”的发展提供更多便捷、产权明晰的数据保障。

作为福建省唯一的区域性农村产权综合交易平台,福建沙县农村产权交易中心为林权交易搭建了一个平台。林地经营权流转、林木所有权(使用权)流转、农户承包土地经营权流转等9类交易,目前都能在中心的互联网平台上进行交易。

通过交易中心,全市共流转林权33373起,流转面积648.97万亩;各类经营主体不断发展,全市形成林业经营组织3100多家,经营面积占全市集体商品林地的57%,平均每家经营规模达3458亩。2022年三明市农民人均涉林纯收入7017元,占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三分之一,其中涉林资产收益性收入占22%。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800多年前,南宋著名理学家朱熹在三明写下了这句千古名句。而如今,三明依靠首创精神,为打通“两山”转化通道不断注入源头活水,谱写着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篇章。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责任编辑:杨雪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