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四川部署1100万亩晚秋粮食生产

发布日期:2023-08-22  来源:四川农村日报  作者:罗敏  浏览次数:217
核心提示:晚秋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的“压轴戏”。进入8月,四川各地抓紧当前大春生产的同时,陆续启动晚秋粮食作物生产。日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对全省晚秋粮食生产作出安排部署——主抓再生稻,突出秋洋芋,主攻秋红苕,扩种秋大豆,发展秋杂粮。计划全省发展晚秋粮食作物面积1100万亩,其中再生稻蓄留面积550万亩、秋洋芋250万亩以上。今年以来,四川出现了不同程度

晚秋生产是确保全年粮食生产的“压轴戏”。进入8月,四川各地抓紧当前大春生产的同时,陆续启动晚秋粮食作物生产。日前,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对全省晚秋粮食生产作出安排部署——主抓再生稻,突出秋洋芋,主攻秋红苕,扩种秋大豆,发展秋杂粮。计划全省发展晚秋粮食作物面积1100万亩,其中再生稻蓄留面积550万亩、秋洋芋250万亩以上。

今年以来,四川出现了不同程度“冬干春旱”。入春以来全省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大春栽插受到一定影响,川南、川中部分地方水稻迟栽和“水改旱”面积较往年有所增加。“大春受损晚秋补”,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要把晚秋粮食生产作为一季正种庄稼,特别是要抓好再生稻、秋洋芋两大作物生产。

当下泸州、宜宾、自贡等地,按照“应蓄尽蓄”的原则,在推进大面积水稻收割的同时,抓好再生稻田蓄水保水,科学留桩。

8月11日起,宜宾万亩“天府粮仓”核心示范区机械化收获后陆续进行秧苗增补工作。该片区今年首次采用“再生稻一种一补增产增效”国家最新专利技术,“川南水稻种植存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现象,但由于现在都采用机械化收割,稻桩被收割机碾压受损,严重影响了再生芽的萌发与生长。‘再生稻一种一补增产增效’专利技术则可有效解决再生稻头季稻收割后的机械碾压问题。”负责该专利技术的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栽培室主任李建武介绍,在被收割机碾压的地方,以及宽行的空白处进行抛秧补苗达到提高稻作区资源利用率,实现周年水稻丰产增效的目的。

“各地应探索完善头季稻机收蓄留再生稻技术。”四川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与农药肥料处相关负责人给出技术建议,对高温下收割头季稻的再生稻田,应确保建立一定水层,若遭遇高温可用田水泼稻桩,提高田间湿度,防止稻桩上部失水干枯死芽。

同时,各地继续突出抓好秋洋芋晚秋生产。记者从资阳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当地为完成13.8万亩秋洋芋生产任务,充分利用1.51万亩新腾退园地、1.84万亩幼龄果园和稀疏果园等,计划陆续开始播栽秋洋芋,同时播种秋大豆、秋玉米、秋红薯等晚秋粮食作物。

具体而言,各晚秋粮食作物如何种?按照四川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关于切实抓好2023年晚秋生产的通知》,在秋洋芋种植上,要提前抓好脱毒早熟良种种薯、肥料等物资调剂调运,落实深沟高埂、带芽下种、增施有机肥等技术措施,推广稻草覆盖秋洋芋免耕栽培技术,通过增种、套种稳定扩大秋洋芋面积。

此外,秋红薯种植上,要选用结薯早、产量高、抗逆性强的早熟高产品种,稻田种植秋红薯要深沟高厢,做到排水良好,防止湿害发生;秋大豆扩种上,依托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项目,落实好中央和省级补助政策,引导群众扩大秋大豆种植面积。此外,还要引导根据市场需求,大力开发秋杂粮,把地方土特产和小品种做成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

责任编辑:邓嗣华 周艺 聂姚

总平台审核编辑:耿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