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地方资讯 » 正文

“一带一路”泉州绽放:茶香瓷韵 从泉州走向世界

发布日期:2023-12-13  来源:泉州晚报社  作者:蔡紫旻 颜雅婷 林书修  浏览次数:181
核心提示:一、数说泉州:征程向大海茶香瓷韵长2022年,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1432.44亿元,连续8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位居中国名茶品牌传播力指数榜首。德化陶瓷产品出口比例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陶瓷出口工艺品市场份额60%以上。出口增势猛10年来,泉州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机电产品、陶瓷、鞋靴出口量分别增长287%、234.5%、143.1%。石博会汇聚全球400

一、数说泉州:征程向大海

茶香瓷韵长

2022年,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1432.44亿元,连续8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位居中国名茶品牌传播力指数榜首。德化陶瓷产品出口比例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陶瓷出口工艺品市场份额60%以上。

出口增势猛

10年来,泉州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机电产品、陶瓷、鞋靴出口量分别增长287%、234.5%、143.1%。

石博会汇聚全球400多家企业(林劲峰 摄)

“海丝”路上“泉州制造”延续千年

丝、瓷、茶,连绵千余年,是我国古代重要的出口商品。泉州,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外销商品也以丝、瓷、茶为大宗。《宋会要辑稿》载:

国家置市舶司于泉(泉州)、广(广州),招徕岛夷,阜通货贿,彼之所阙者,丝、瓷、茗(指茶叶)、醴(指酒)之属,皆所愿得。

早在宋元时期,德化瓷就走出山门,畅销海外。据学者研究,10—14世纪,德化县窑址遍布,迄今已发现古窑址多达239处,其密度居全国前列。今天,德化陶瓷产品销往世界190多个国家和地区,陶瓷产品出口比例位居全国第一,占全国陶瓷出口工艺品市场份额60%以上,是全国最大的陶瓷工艺品生产和出口基地。

与德化陶瓷同享美誉的,还有安溪茶叶。宋元时期,随着泉州港的兴起,安溪茶叶通过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史料记载,在宋代,与安溪有贸易关系的国家达58个,遍及今东南亚、西非、北非等地。明清时期安溪所产茶叶80%运销海外。如今,安溪与“海丝”沿线产茶国家往来、产品互销、文化交流、活动联办等深度和广度日渐提升。目前,安溪铁观音出口东南亚、欧盟等国家和地区年出口量达1.6万吨,已成中国茶一张“世界名片”。

不止于瓷和茶,古代“泉州制造”的丝绸、金属制品、篾香等,也因质量优良和发达的海外贸易,成为“抢手货”。据《马可·波罗游记》《伊本·白图泰游记》等文献记载,元代从泉州港出口的商品中,以瓷器、纺织物为主;另有纸扎、硫黄、雨伞、木梳等日常生活用品,以及一些金属矿产品、农副产品。延续千年的“泉州制造”,有力支撑了泉州港口。据上海国际航运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年全球港口吞吐量排名,泉州港入围全球百大集装箱港口。

新征程上续写“泉州制造”新篇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千年前,泉州“丝路商品”是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制造”。千年后,凭借发达的民营经济和持续转型升级的制造业优势,泉州再续海丝路上“泉州制造”新华章。

作为“晋江经验”发祥地,泉州致力发展实体经济,多年来,形成了纺织服装、鞋业、食品、建材等九大千亿产业集群,并在2020年GDP迈入万亿元。晋江“中国鞋都”、石狮“中国服装名城”、南安“中国建材之乡”、惠安“世界石雕之都”、德化“世界陶瓷之都”、永春“芦柑之乡”、安溪“乌龙茶之乡”等名片驰名海内外。

泉州纺织品、服装、鞋类、工程机械、瓷砖、陶瓷等产品热销“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的矿产品、化工品、石材和农产品也较好满足泉州能源和原材料、民生需求。数据显示,2013年10月至2023年9月,泉州对“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累计进出口12213.5亿元,其中出口7619.2亿元,进口4594.3亿元。10年来,泉州向“一带一路”共建国家机电产品、陶瓷、鞋靴出口量分别增长287%、234.5%、143.1%。

创新赋能下,新旧动能加速转换。近几年来,泉州市以机器换工、智能改造为突破口,大力推动企业采用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和新标准实施技术改造。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泉州先后引进共建各类“大院大所”17家,覆盖九大支柱产业,承担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突破,重大创新产品的研发攻关。此外,泉州还发力新产业,主动开辟新领域,制胜新赛道,加快布局新兴产业。

二、丝路拾光

从以茶为媒到“铁观音”卫星上天

安溪“千亿价值”茶产业 闪亮国际舞台

2022年4月,在我国东海海域的海上发射平台,“安溪铁观音二号”卫星成功发射。该星同已发射的“安溪铁观音一号”卫星实现对地组网观测。

卫星发射的一小步,是安溪茶产业前行的一大步。以卫星为引,安溪将数字化技术贯穿茶园种植管理、茶叶采摘、炒茶制茶、包装运输的全流程。随着“安溪铁观音”两颗卫星的成功发射,千亿品牌价值的铁观音茶产业释放出新的数字活力。

作为铁观音发源地、中国乌龙茶故乡以及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茶叶出口产地,千百年来,安溪深耕茶叶这一传统特色产业和民生产业,以其经济、文化价值,铺就了安溪县的振兴致富路。2022年,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安溪铁观音成为茶界“双世遗”。

近年来,安溪始终将茶产业发展作为“一号工程”,倾力打造茶产业强县。在“双世遗”后,安溪坚持保护与发展相融合,推动农业文化遗产带动经济转型发展,不断挖掘茶业发展的“N”种可能。

数字赋能是“N”种可能之一。响应“数字福建”建设,围绕由卫星带来的企业、技术、人才、资金等产业集聚效应,安溪铁观音充分利用数字经济时代潮涌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技术,通过数字化打造茶产业价值链,全方位提升铁观音的科技活力和品牌影响力。2022年,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达1432.44亿元,连续8年位列全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一,位居中国名茶品牌传播力指数榜首。

以茶为媒,走向更大的世界舞台。近年来,安溪铁观音多次以国礼茶、国宾茶身份登上国际舞台,成为多个重大外交活动用茶,安溪铁观音品牌国际化更进一步拓展。

近年来,安溪始终将茶产业作为“一号工程”,倾力打造茶产业强县。(谢旭东 摄)

由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转变

德化以瓷为媒开启国际巡展 搭建文化交流桥梁

精美的瓷器做出来、摆出来,还要传出去。

2023年8月底,2023“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德国法兰克福站展览及推介活动在德国举办,这是“中国白·德化瓷”国际巡展的首场国际展览。自古以来,瓷器就与丝绸之路有着不解之缘。千百年来,德化白瓷经由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泉州奔赴异国他乡,谱写了文明交流、交汇、交融的华彩乐章。

2023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为持续提升德化陶瓷国际影响力,助力德化陶瓷产业高质量发展,2023年上半年,德化陆续在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泰国等地举办展会、活动,展示德化白瓷,取得了良好效果,产品深受当地人民欢迎。

近年来,“中国白·德化瓷”的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通过高端产品的品牌国际传播,德化瓷多次成为重大活动的会议用瓷、国宴用瓷以及外交礼品等。2017年金砖国家领导人厦门会晤,16件国礼中有15件来自德化;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吉祥物陶瓷版“冰墩墩”“雪容融”、官方礼品“文君瓶”,卡塔尔世界杯官方特许商品大咖杯、小蛮腰啤酒杯等,均由德化制造。

从塑造“中国白”德化区域品牌入手,德化实施“中国白”再出发工程,通过举办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组织陶瓷企业外出办展交流等形式,不断提高德化“世界陶瓷之都”的国际影响力。自2016年起,德化连续四年参加中法文化论坛,举办两届“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举办三届中国德化国际陶瓷博览会暨茶具文化节,两届德化“中国白”中国传统陶瓷艺术双年展。

下一步,德化将以实施“中国白·德化瓷”高质量发展五年行动计划为抓手,促进德化白瓷“走出去”,紧跟国际潮流、增加时尚元素、提升文化内涵,大力发展陶瓷文化产业,推动由产品输出向文化输出转变,提升德化陶瓷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

2023年年初,德化组织陶瓷企业赴马来西亚办展,展出的白瓷受当地人民欢迎。(吴有森 摄)

从有到强,打造产业高地

南安水头“买全球、卖全球” 石材贸易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世界石都”南安水头镇——水头人掌控了全国70%以上的石材销量,全镇拥有建筑饰面石材企业1700多家,石材贸易遍及1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口、出口石材量分别占全国的60%和55%,形成集矿山开采、加工生产、设计选材、工程应用、展示贸易、机械辅料等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条。

令人津津乐道的是,水头镇乃至南安市,几乎不产石材,但通过海上丝绸之路扬帆远航,当地以“买全球、卖全球”方式,推动石材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强,逐步成为产业高地。

就在上个月,为期4天的第二十三届中国(南安)水头国际石博会暨石设计周及第七届中国(南安)泛家居主题活动周,达成购销意向1107宗,贸易总额约73.7亿元。来自世界各地的石材经销商、矿主、设计师聚集在南安,让人想起宋元泉州“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热闹景象。而今,一块块形态各异的石头,推动南安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上的热闹商埠、世界石材业版图上不容忽视的存在。

石材产业不仅是南安的优势产业,也是南安沟通世界的纽带之一。一场石博会,汇聚全球400多家企业,吸引意大利、土耳其、伊朗等国际石材展区的组团参加,超过5000名设计师和艺术家在展会探讨未来。扶持石粉综合利用、石材装备业发展,推动石材产业链往艺术、创意、收藏、文旅等层面延伸……

选择科技赋能、设计赋能等新赛道,南安主动推动石材产业转型升级,以更加包容开放、兼收并蓄的胸怀,积极融入世界,发出石材产业的中国声音。转型升级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数字上面:本届石博会的交易结构发生显著改变,高端材料成交达17.6亿元,比2019年上升73%;家居产品成交11.2亿元,比2019年上升963%;先进设备成交达到了1.1亿元,由石材衍生出的新业态,将让“世界石都”再次吸引世界的关注。

客商在石博会上选购精美石材(林劲峰 摄)

来源:泉州晚报社

作者单位:泉州晚报社

责任编辑:刘晴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