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政策法规 » 政策解读 » 正文

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深刻领会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⑤

发布日期:2024-01-31  来源:《红旗文稿》2024/2  作者:詹成付  浏览次数:95
核心提示: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紧扣一个“实”字抓好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在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1月4日召开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指出,要紧紧围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的政治,紧扣一个“实”字抓好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的贯彻落实,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在2023年12月11日至12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从五个方面精辟概括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局作出的重大判断。新征程上,把握好作出这一重大判断的重要依据,领悟好新时代以来我们党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动实践,把握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政治的实践途径,对于我们增进对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的重要依据

党的二十大报告鲜明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2023年12月29日举行的全国政协新年茶话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是新时代最大的政治。”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有着深刻的依据。

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近代以来,在外国列强入侵和封建腐朽统治下,我国错失了工业革命的机遇,大幅落后于时代,中华民族也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苦难。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要实现现代化是不可能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经过北伐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为实现现代化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几十年时间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的奇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继续前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新时代最大的政治,体现了我们党对这一长期实践探索重大成果倍加珍惜、始终坚持的坚定决心和信心,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的坚定战略定力。

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是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历史发展是连续性和阶段性的统一,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历史使命和任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历史担当和责任。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布:“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此,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战略安排进行宏观展望,进一步明确了到2035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描绘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美好图景,重点部署了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2023年3月13日,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庄严宣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接力棒,历史地落在我们这一代人身上。我们要按照党的二十大的战略部署,坚持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加快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团结奋斗,开拓创新,在新征程上作出无负时代、无负历史、无负人民的业绩,为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作出我们这一代人的应有贡献!”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凸显了我们党锚定未来发展目标的历史自觉和政治自信,对于进一步统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和行动,汇聚起攻坚克难、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具有重大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既有各国现代化的共同特征,更有基于自己国情的中国特色,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代表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发展方向。中国式现代化破解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诸多难题,摒弃了西方以资本为中心的现代化、两极分化的现代化、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打破了“现代化=西方化”的迷思,展现了现代化的另一幅图景,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为人类对更好社会制度的探索提供了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式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超越,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其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的总和,将彻底改写现代化的世界版图,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件有深远影响的大事。当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不是走资本主义道路而是走社会主义道路成功建成现代化强国时,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中国进行的伟大社会革命将更加充分地展示出其历史意义。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表明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发展我们自己,也造福世界,为世界发展提供新机遇,为人类探索现代化道路和更好社会制度提供新助力,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必将赢得越来越多国家和人民的尊敬和支持。

总之,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符合我们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集中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我们要把思想认识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二、新时代以来的生动实践证明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完全正确的

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长期探索和实践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围绕解决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突破,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我们党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党进一步深化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我们党在战略上不断完善,作出到本世纪中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战略安排,明确“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等一系列重大战略,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战略支撑。我们党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推进一系列变革性实践、实现一系列突破性进展、取得一系列标志性成果,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中华大地到处呈现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生动实践。

在“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建设上,我们党提出并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现代化道路上一个也不能少、一个民族都不能少,使14亿多人口要整体迈入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把人口压力转变为人力资源优势,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作为现代化动力,避免了西方现代化导致的社会撕裂、政治极化、族群对立。

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建设上,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把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摒弃了西方两极分化的现代化,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探索出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减贫脱贫的有效路径,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建设上,我们党摒弃了西方物质主义膨胀的现代化,使现代化回归人的现代化这一本质,领导人民不断厚植现代化的物质基础,不断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理想信念教育,传承中华文明。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正巍然耸立。中国提出全球文明倡议,就是要推动国际社会解决物质和精神失衡问题,共同推动人类文明不断进步。

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建设上,我们党摒弃了先污染后治理的传统工业化道路,领导人民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更加健全,生态环境保护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为保护地球家园作出中国贡献。

在“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建设上,我们党摒弃了西方对外扩张掠夺的现代化老路和“国强必霸”的逻辑,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弘扬平等、互鉴、对话、包容的文明观,弘扬全人类共同价值,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在坚定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中谋求自身发展,又以自身发展更好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从推动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新型经济全球化到秉持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原则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从倡导共建“一带一路”到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中国式现代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向世界传递了和平和睦和谐的理念,推动实现和平发展、互利合作、共同繁荣的世界现代化。

万山磅礴有主峰。今天,我国之所以在国际竞争的许多方面都赢得了战略主动,中国人民之所以更加自信、自立、自强,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两种社会制度的历史演进及其较量之所以发生了有利于社会主义的重大转变,难道不正是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在已有基础上,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牢牢把握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政治的结果吗?难道不正是我们党一以贯之又与时俱进地坚持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结果吗?新时代以来的生动实践证明,把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是完全正确的。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和根本利益。在当前国际国内环境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的情况下,党中央强调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就意味着我们既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及时优化调整战略策略,更要保持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不为任何风险所惧,朝着既定的战略目标,以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不懈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是对国内国际大势的深刻把握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自信!

三、把握好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个最大政治的实践途径

从现在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还有10多年的时间,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还有不到30年的时间。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领导直接关系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方向、前途命运、最终成败”。我们要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确保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我们要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集聚起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力量。

要团结最广大人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亿万人民自己的事业,人民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主体”。我们要紧紧依靠人民创造历史,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尊重人民首创精神,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汇聚起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大力量,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以不可逆转之势不断攀登到新的历史高度。

要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目前,我国的经济规模位居世界第二位,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实现现代化的目标要求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没有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就不可能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我们要准确认识和把握社会主要矛盾,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科学设定预期目标,强化宏观政策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加强政策工具创新和协调配合,多出有利于稳预期、稳增长、稳就业的政策,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抓住一切有利时机,利用一切有利条件,看准了就抓紧干,能多干就多干一些,在转方式、调结构、提质量、增效益上积极进取,充分挖掘增长潜力,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不断巩固稳中向好的基础,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要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我们要把新发展理念贯穿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构建新发展格局,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坚持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把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环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着力提高全要素生产率,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

要发扬斗争精神。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敢于斗争、敢于胜利,是中国共产党不可战胜的强大精神力量。实现伟大梦想就要顽强拼搏、不懈奋斗。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同时必须准备付出更为艰巨、更为艰苦的努力。”我们要增强忧患意识、始终居安思危,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统筹发展和安全,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深刻认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带来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认识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带来的新矛盾新挑战,敢于斗争,善于斗争,逢山开道、遇水架桥,勇于战胜一切风险挑战,依靠顽强斗争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不断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作者系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委员)

责任编辑:朱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