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产业动态 » 正文

发展中的成都蜂产业

发布日期:2018-03-20  浏览次数:2334
核心提示:发展中的成都蜂产业成都市蜂业学会李东林刘金鑫吴攸丽杨贤强杨耘骅徐岚成都市地处天府之国四川的腹心地带,这里四季温暖,雨量充沛,有平原、丘陵、高山,是养蜂业发展的最佳区域。养蜂业在成都市是传统产业,养殖历史悠久。在20世纪70-80年代,成都平原被誉为全国的蜜库,每年春季有40多万群蜜蜂在这里采蜜,当时到成都平

发展中的成都蜂产业

 

成都市蜂业学会

李东林  刘金鑫  吴攸丽  杨贤强  杨耘骅  徐岚

 

成都市地处天府之国四川的腹心地带,这里四季温暖,雨量充沛,有平原、丘陵、高山,是养蜂业发展的最佳区域。养蜂业在成都市是传统产业,养殖历史悠久。在20世纪70-80年代,成都平原被誉为全国的“蜜库”,每年春季有40多万群蜜蜂在这里采蜜,当时到成都平原,仿佛置身于金黄色的花海中,油菜花的芳香,沁人心脾。

 

1.成都市蜂产业现状

1.1蜜源情况

目前,成都市有油菜面积150万亩左右,柑橘蜜源25万亩左右,枇杷蜜源30万亩左右,我市的盆周山区还有如野藿香、黄芪、厚朴、千里光、黄菊花等多达150余种野生蜜源。丰富的蜜源为我市养蜂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1.2蜜蜂养殖情况

2017年全市共有养蜂户5000余户,蜜蜂22.97万群,其中西方蜜蜂16.77万群,中华蜜蜂6.2万群,生产蜂蜜7967吨、蜂王浆95.59吨,蜂花粉506吨,蜂蜡111.29吨、蜂胶6.37吨,蜂产品产值达到5亿元以上,通过蜜蜂传花授粉使农作物和水果增产效益27亿元以上。

1.3蜂业专业合作社情况

我市已发展了蟲鑫、田甜、林蜂、棕树林等蜂业专业合作社20余家,其中国家级示范合作社1家。目前,邛崃市蟲鑫蜂业专业合作社是我市规模最大、运作最规范、发展前景最好的产供销一体化的大型蜂业专业合作社,现有注册社员215户(实际社员281户),注册资金1875万元,蜂群8万多群,年生产销售蜂产品约3000吨,产值约4000万元,利润约200万元。

1.4蜂产品加工企业基本情况 

我市有蜂产品加工企业10家,主要加工蜂蜜、蜂花粉、蜂王浆等产品,年加工蜂蜜10000余吨、蜂花粉800吨、蜂王浆20吨,年销售额达到1.1亿元左右,出口创汇30万美元。

2.成都市蜂产业发展的成功经验

2.1大力推广蜜蜂授粉技术

2016年,在省养蜂站的指导下,成都市蜂业学会学会与彭州棕树林养蜂合作社、新都林蜂养蜂合作社、都江堰农业科技人员开展蜜蜂授粉新技术试验示范。在我市推广蜜蜂授粉技术达1.48万亩,其中大棚草莓1000余亩,蓝莓300余亩;瓜果蔬菜5000余亩。利用蜜蜂给草莓等果蔬授粉,具有坐果率高、个体大、畸形果少、色泽好、生长快、成熟早、味道好等优点,产量和质量大大提高。蜜蜂授粉后,大棚草莓产量提高约46%以上,每亩纯收入增加2000元以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十分显著。

2.2将蜂产业发展与产业扶贫相融合

2016年,在市科协的支持下,成都市蜂业学会完成了《发挥养蜂业在成都市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的调研课题,对成都市养蜂重点区(市)县邛崃、彭州、双流、崇州、新都、蒲江、龙泉、金堂、都江堰、简阳以及邛崃蟲鑫养蜂合作社、彭州棕树林养蜂合作社等养蜂合作社进行现场调研,了解了全市的蜜源、蜂群数、养蜂户数量、养蜂户脱贫致富情况。

新都林蜂养蜂合作社参与南江县扶贫,利用自身技术优势,为南江县免费培训技术人员10人,同时还派4名技术人员到当地现场指导长达半年时间,用新法饲养代替老法饲养,改造当地落后的圆桶蜂箱为标准箱,同时还向当地优惠提供蜂箱及蜂具1000套,优良中蜂500箱,帮助培育改良蜂王1000只。通过新法饲养中蜂,取得了显著经济效益,蜂蜜产量每箱由原来的10公斤增加到20-30公斤。

邛崃大华中蜂合作社联合成都市公安局在邛崃高何镇靖口村一组通过扶持当地的中蜂养殖使农民逐步致富,从2015年开始,市公安局给该养蜂合作社的蜂农每箱蜂每年补助140元(每箱蜂要达到三框),2015年已补助了936箱,补助养蜂户52户,共计人民币13万左右。该养蜂补助一直持续到2017年,目前全村人的养蜂积极性很高,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据初步统计,2016年到2017年两年期间,有陕西、云南、贵州、甘肃、重庆等和省内其他地市州有关单位到成都购中蜂近三万群,开展中蜂产业扶贫。

2.3积极开展蜂业科技研发

我市蜂产业在科技研发上有较大优势,先后研发的花粉破壁技术、花粉脱粉技术和蜂蜜酵素生产技术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四川夸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主要生产破壁花粉,每年生产破壁花粉400—500吨,产值达到1000万元。四川新华通蜂业有限公司主要生产花粉脱粉器,先后获得5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发明专利,每年生产脱粉器30万个,产值达到400万元,全国市场占有率达到70%以上。四川省高新技术蜜蜂研究所生产的蜂蜜酵素在全国属首创,目前已出口到德国、美国。

3.成都市蜂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3.1蜂产业体系建设不完善

目前我市蜂产业体系建设不完善,没有形成有效的产业链,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在生产、加工和销售等环节均存在一定问题。一是在生产环节存在养蜂生产方式落后,机械化程度较低,设施设备落后陈旧劳动强度大,从业人员老龄化严重等问题,同时蜜蜂良种化率低,对蜂种的改良不重视,缺乏蜜蜂良繁技术;二是在加工和销售环节存在蜂产品市场混乱,出现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压价销售等恶性竞争情况,蜂产品加工企业受到很大冲击,每年蜂蜜加工量都在压缩。

3.2蜂产品科普宣传不到位

由于对蜂产品科普宣传不到位,加上很多媒体、医院对蜂产品保健作用的不是报道,导致蜂产品的消费市场逐渐缩小。与同是省会城市的南京和武汉相比,成都蜂产品的销售量要少百分之三十左右。

3.3蜂业管理不规范

蜂农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由于机构改革原因,我市养蜂管理机构已撤并,蜂业管理工作弱化,出现蜂农为争夺蜜源和放蜂场地而产生矛盾,违法收取外地蜂农资源费等,经常发生打架斗殴甚至伤人事件,严重损害了蜂农的合法权益。

3.4蜜蜂授粉技术大面积推广难度大

由于蜜蜂授粉对农作物生长和生态保护的作用宣传力度不够,同时蜜蜂授粉试验、示范、推广经费严重缺乏,蜜蜂有偿授粉等市场化运作机制还未形成,导致蜜蜂授粉技术大面积推广难度大。

4.成都市蜂产业下一步发展建议

4.1各级政府领导要重视养蜂业,支持养蜂业

发展养蜂业的意义重大而深远,习总书记对养蜂作了重要批示: “蜜蜂授粉的‘月下老人’作用,对农业的生态、增产效果应刮目相看”。因此,我们政府的各级领导,也应高度重视养蜂业的发展,要把养蜂业作为生态建议的产业,为人类健康服务的产业,精准扶贫的产业来抓,把养蜂业的发展纳入政府工作的重要内容,制定发展规划,建立养蜂产业专项发展资金,重点用于蜜蜂授粉,养蜂对生态建设恢复的示范、推广,养蜂业精准扶贫,养蜂技术培训等。

4.2要大力宣传蜂产业

通过各种新闻媒体宣传蜂产业。一是宣传养蜂业对生态环境,对农业增产、农产品增质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二是要宣传蜂产品对人类健康的作用,通过科学的数据和国内外典型事例来宣传蜂产品。三是宣传养蜂业在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成都的养蜂合作社的许多社员都是通过养蜂致富的,他们典型事例最能说明养蜂业在精准扶贫的作用。

4.3要促进蜂产业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

一是积极传播和弘扬蜜蜂文化,将蜜蜂文化、蜂产品、养蜂业与休闲观光旅游产业紧密结合起来,推动蜂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品品牌及附加值,为传统蜂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二是加强蜂疗临床应用和蜂疗制剂的研发,加大蜂疗队伍的建设,积极推广蜂疗技术,拓展蜂产品的养生功能,实现养蜂业与养生文化互动发展。三是要把养蜂业作为为生态建设提供服务的产业来抓,让养蜂业在成都天府绿道、龙泉山国家森林公园等生态绿化建设中发挥充分的作用。

4.4要加强蜂业学会的工作,有效承接政府职能

 

成都市各级养蜂管理部门撤并以后,蜂业管理工作弱化,成都市蜂业学会正逐步承接蜂业方面的工作。一是针对成都市蜂业方面问题进行研讨,这几年分别撰写了《发挥成都市养蜂业在精准扶贫中的作用》等调研文章十余篇。二是配合有关部门,对成都市的蜂产品进行抽样检测,分别在蜂农和加工企里抽样,这几年共抽验检测500多个样。三是开展蜂业科普讲座和技术培训,成都市蜂业学会长期对蜂产品的科普知识进行宣传,每年的科技活动日都要发放蜂产品科普知识资料,先后组织了科普讲座和技术培训15期,培训人员1000余人。通过以上所做的工作,我们正在逐步承接政府对养蜂工作的职能,使成都市养蜂业在生态发展、人类健康、精准扶贫上做出更大的贡献。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