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资讯 » 科技兴农 » 正文

河北内丘:挑起“金扁担” 端上“金饭碗”

发布日期:2020-11-09  浏览次数:564
核心提示:这批苹果品种叫昌红,属于红富士早熟品种,现在摘下来正赶上过中秋。9月28日,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武乔英和家人在果园忙着摘果、装箱。红红的苹果像一盏盏灯笼,照亮了太行弯弯的山道。35年前,岗底村400多口人,8000亩荒山,人均年收入不足80元。今天,岗底村山清水秀,苹果飘香,果农开着小汽车闯市场,700多口人平均年收
 “这批苹果品种叫‘昌红’,属于红富士早熟品种,现在摘下来正赶上过中秋。”9月28日,河北省内丘县岗底村武乔英和家人在果园忙着摘果、装箱。红红的苹果像一盏盏灯笼,照亮了太行弯弯的山道。

 

 

35年前,岗底村400多口人,8000亩荒山,人均年收入不足80元。

 

 

今天,岗底村山清水秀,苹果飘香,果农开着小汽车闯市场,700多口人平均年收入增加到4.5万元。村民们说:九龙岗下新山庄,人换思想庄变样;满山栽上“摇钱树”,好山好水好风光。

 

送来科技“金扁担”,荒山变“金山”

 

2019年6月,武乔英给果园注册了商标。前不久,她还在果园立了一个大广告牌,标明果园苹果严格执行128道工序。

 

武乔英介绍,128道工序指的是李保国老师制定的富岗苹果128道生产工序,怎样挖定植坑,怎样沉实定植带,什么时间修剪,什么时间打防虫剂,什么时间喷施叶面肥,什么时间疏花疏果,什么时间套袋去袋,什么时间铺反光膜,怎么采摘,怎么包装运输,都规定得具体清楚,我们就像工厂里的工人一样去生产苹果。

 

“严格按128道工序种出来的苹果,个头、着色、果型、硬度、口感、风味等,像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一样。”村党总支书记杨双牛认为,农业标准化生产是现代农业的标尺,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对产品产量、质量、成本以及食品安全起着关键作用。

 

岗底人说,小山村之所以由穷变富,得益于“人民楷模”李保国老师20年的驻村扶贫,他用科技的“金扁担”,不仅“挑”出了岗底人名气,还让富岗苹果成了世界果品的上品,荣获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懂技术会管理,个个都是“土专家”

 

40岁的梁国军,2013年就被评为农民高级技师。

 

梁国军曾经跟着李保国老师学习林果种植。在李老师帮助下,他还到河北农业大学进修深造。

 

如今,岗底村有62名果农读完了大专,191名果农经过培训拿到了果树工职称证书,其中有5人获得高级职称。现在,这些果农都成了“土专家”。

 

目前,梁国军是岗底村“李保国128技术服务队”的队长。这支服务队有60多人,他们除种好自己的果园外,还到外地免费提供技术服务,如承德、唐山、邯郸以及河南、山西等地。他们还把富岗苹果128道生产工序编成128个科普故事,免费提供给果农,让许多在贫瘠山沟生活的农民靠种植优质苹果摘掉“穷帽子”。

 

眼光放长远,打造“生态大花园”

 

杨增林经营着岗底村最大的一个家庭农场,一共有50亩。2016年,杨增林把自家农场注册为“幺两帕”,取的正是李保国教授定制的苹果生产128道工序的谐音。

 

“我们农场的果品,80%靠采摘销售。丰收时,来这里采摘的人很多。剩下的20%会储藏到冷库,年底前会被客户全部买走。”杨增林说,接下来,他想把乡村游、农家乐和采摘结合起来,争取有更好的发展。

 

乡村游正在成为岗底村的新亮点。霜降前后,周边城市不少游客都会来旅游,采摘、游玩,或者到新建的李保国先进事迹教育基地参观学习。

杨双牛说,今天的岗底人要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还要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生态经济的优势,生产方式突出“绿”字,全面推行生产绿色化、产业生态化,让更多的农民干生态活,发生态财,端“金饭碗”。(河北日报记者邢云)

 

河北日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