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美丽中国 » 正文

美丽中国:珠穆朗玛峰——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发布日期:2020-05-12  浏览次数:1616
核心提示:神秘的珠穆朗玛峰,伟岸的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主峰,世界第一高峰。万山之尊,地球之巅。这里曾经是海洋。两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一片叫新特提斯海的汪洋大海,属地质史上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如果不是科学的测定,谁也不会相信,距今2.8亿年前,大海无垠,汪洋汹涌,鱼鳖云集,各种海洋生物活跃于此地。
 

 

神秘的珠穆朗玛峰,伟岸的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主峰,世界第一高峰。

 

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这里曾经是海洋。两亿年前,现在的喜马拉雅山区,曾经是一片叫“新特提斯海”的汪洋大海,属地质史上的“古地中海”的一部分。如果不是科学的测定,谁也不会相信,距今2.8亿年前,大海无垠,汪洋汹涌,鱼鳖云集,各种海洋生物活跃于此地。后来,南亚次大陆板块这个“硬汉子”从南边“漂游过来”,使新特提斯海无容身之地,该地区被迫“挺身而起”,形成了如今横亘东西,在我国和印度、尼泊尔等国之间,绵延2500公里的巨大弧形山系。

 

在西藏各地各民族有关远古的许多传说中,不约而同出现海洋意象,也许出自山地人对于辽阔大海的向往,也许是古人对于已发生的过往自然史的某种感应,更有可能的则是,人们看到了高耸的山岩间,遗存大量各式各样来自大海的生物贝壳——至今藏族人还将贝壳作为重要装饰品。总之,这类传说大致与自然史相吻合。

 

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等4人从珠峰顶取回了8块石头,经地质学家分析研究,证实它们都是来自四五亿年前奥陶纪的石灰岩。至今,在珠峰北侧能找到来自南半球的巨羊齿植物化石,人们在高耸的山岩间发现了不少来自大海的生物贝壳化石。在雅鲁藏布江沿岸能看到不同时代、不同地层中的岩块挤压到一起的板块缝合带等。这一切,都显示整个喜马拉雅山脉,包括它的主峰——珠穆朗玛峰,都是从遥远的南半球经印度板块推挤,漂洋过海而来。在漂移的同时,它又因受到欧亚板块反作用的阻挡,慢慢地抬高隆起。

 

神秘的珠穆朗玛峰,伟岸的珠穆朗玛峰,喜马拉雅山主峰,世界第一高峰,万山之尊,地球之巅。

 

喜马拉雅的名字来自梵语,意思是“雪的故乡”。它位于我国青藏高原与南亚次大陆之间,是世界上最高、最长和最年轻的山脉。喜马拉雅山的兴起,是地球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在渐新世初期,地壳运动使印度板块俯冲到欧亚板块下面,两大板块发生的碰撞,使得喜马拉雅地区逐渐浮出海面,初露端倪。又过了一段漫长的时期,当地球的日历翻到了中新世晚期的时候,印度板块又开始往北移动,与亚欧板块发生了更为激烈的冲撞,在此作用下,地球上最为年轻的山脉和高原出现了,喜马拉雅山的轮廓终于基本形成,而上新世末以来它更以世界第一的态势傲视全球直至今天。

 

青藏高原无愧于地球“第三极”的称号,整个高原是第三极的极区,而珠穆朗玛峰是第三极的极点。

 

 

现代科学还证实,距今240至340万年前,这片年轻的陆地青藏高原才进入强烈的隆升时代,成为地球上最高又最年轻的高原,才诞生了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青藏高原的产生和崛起充分显示了大自然的“神力”,这种强烈的造山运动引起了气候的巨大变化,促使这里的气候逐步经历趋于干冷、湖泊干缩、冻土发育、植被剧变等等过程。

 

经历了漫长的剧变过程,青藏高原本身形成了一幅五光十色的包括热带、亚热带、温带、寒温带和寒带的气候图案,以及丰富多彩的自然景观格局。青藏高原既有绵延千里的冰峰雪岭,又有坦荡开阔的宽谷和巨大的盆地;既有一望无垠、生机盎然的草原,又有一泻千里的大江大河;既有高寒荒寂、人迹罕至的“太古洪荒”,又有四季温暖、稻谷飘香的“塞外江南”。可以说,这里是众山之巅,众水之源,众生之地,世代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藏民族,对奇伟的大自然,充满了感激和敬畏,这里的一山一水都被赋予人的灵性和神奇的力量。

 

喜马拉雅地区是地球上高峰最密集的地方。它的平均海拔达到6000米以上,拥有14座8000米以上的高峰,40多座7000米以上的高峰。这些巨型的山峰携手并立,形成了一个宽二三百公里,长两千多公里的山系,它们大体上呈现为自西北向东南的弧形分布,从印度河上游南侧一直延伸至巴基斯坦、尼泊尔、不丹和中国等各国的境内。

 

喜马拉雅山整个山系的覆盖面积达60多万平方公里,蔚为壮观。它由许多相互并行的山脉构成,这里面主要有西瓦里克、小喜马拉雅山、大喜马拉雅山及拉达克山等山脉。这些山脉中的许多高峰在中国,乃至在世界都是数一数二的。喜马拉雅山更是一个天然的气候屏障。它用它巨大而修长的身躯挡住了来自印度洋的暖湿气流,使自己的南北两侧呈现出了各异的景观。在其南侧,气候暖湿、树木丰茂、森林覆盖率达50%以上,植物资源丰富,以高山灌丛草甸、热带雨林、寒温带暗针叶林为主。而暖湿气流影响不到的北坡,气候寒冷而干燥,植被资源也稀少,以干旱草原、荒漠草原、高寒草原等为主。

 

即使直到今天,喜马拉雅山脉依然充满了青春的活力,还没有停止发育。这一带地区地壳活跃,经常发生地震。1932年珠峰一带的一次地震,使得山脚下绒布寺的挂钟一起响了起来。寺庙屋顶被震塌了,天空中尘土弥漫,峰顶出现了彩云。

 

地球的南极、北极早已众所周知,2000多年前就有人对极地进行过探险,自13世纪起更受到人们重视,开始了对两极的探险考察。然而,地球还有一个极,在相当长时间内还鲜为人知,这就是地球的高极——青藏高原。一个多世纪前人们才注意到这块神秘的地域,特别是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才逐渐意识到这块土地在地球科学和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性,因而愈来愈加重视,并成为科技竞争的热点之一。地球之巅——珠穆朗玛峰,就是在这个过程中被发现的地球第三极。

 

珠穆朗玛峰之所以被称为地球第三极,据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研究的科学家们的分析,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它的高度。作为喜马拉雅山脉的主峰,珠峰附近高峰林立,形成了世界上极高峰最集中的地区。1852年,珠峰被确认为地球上的最高峰,成为地球上重要的地标点。其后,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成为各国学者所关注而热烈讨论的问题,曾先后经过数次有记录的测量,按照各国至今公布和曾被采用过的珠峰海拔高程,分别有:8840米,8842米,8847.6米,8846米,8848.13米,8872米,8846.10米和8848.84米等,其中,最高值和最低值相差约42米。

 

由于这些测量是从不同坡向、使用不同的现代测量仪器和参数测定的,所采用的不同高程系,如黄海高程系与印度洋高程系,基准面本身之间就存在一个差值,如果按统计规则来看待上述不同的测量高程,去掉最高值和最低值,当今珠穆朗玛峰高程可能的变化范围应在8845—8850米之间。二是它的低温气候。珠穆朗玛峰和它所在的喜马拉雅群山雪峰林立,冰雪连绵,一派银色世界。

 

青藏高原上也绵延横亘着许多挺拔的高山,这些山脉冰川发育、雪峰林立,成为举世无双的山原,发育有冰帽和小冰盖,海拔4500米以上的高原腹地年平均气温在0℃以下,高原上冰雪和寒冻风化作用普遍,现代冰川和冻土发育,多年冻土连续分布,是中低纬度地区最大的冻土岛和最大的冰川作用中心。喜马拉雅山和青藏高原的隆起还影响到全球大气环流。这样寒冷的气候及所产生的自然现象只有地球的两极地区可以相比。因此,青藏高原无愧于地球“第三极”的称号,整个高原是第三极的极区,而珠穆朗玛峰是第三极的极点。

 

文章选自《登峰造极:珠穆朗玛峰测量记》

作者:徐永清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