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态环保 » 正文

“绿色长城”向北延伸——聚焦我国北方荒漠化治理

发布日期:2022-04-22  来源:i自然  作者:陈琛  浏览次数:818
核心提示: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威胁着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防止“地球癌症”扩散,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治沙人“接力”征战沙海,在我国北方筑起了“绿色长城”,为守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提供了“中国方案”。青山巍巍,林海莽莽,牧草丰沛,牛羊壮硕。立下愚公移山志,甘肃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矢志阻风挡沙守家园

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癌症”,威胁着全球2/3的国家和地区。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为防止“地球癌症”扩散,半个多世纪以来,一代代治沙人“接力”征战沙海,在我国北方筑起了“绿色长城”,为守护人类共同的地球家园,提供了“中国方案”。

青山巍巍,林海莽莽,牧草丰沛,牛羊壮硕。

立下愚公移山志,甘肃八步沙“六老汉”三代人矢志阻风挡沙守家园;誓让荒原变林海,河北塞罕坝机械林场用60年筑起世界最大人工林;蝶变天然避暑地,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持续治理“悬在首都头顶的一盆沙”……

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从“沙中寻绿”到“绿中看沙”,无数治沙人在与荒漠化的较量中战黄沙、铺绿荫,在祖国北方夯实道道“绿色长城”,上演着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的中国奇迹。

数说漫漫“披绿”路

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喜忧参半:一方面,截至2014年底,全国荒漠化土地总面积261.16万平方公里,占国土总面积的27.2%,分布于北京等18个省(区、市)528个县(市、区、旗)。另一方面,2010年至2014年,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减少12120平方公里,年均减少2424平方公里。

减少的荒漠化土地去了哪里?

“严防森林草原火灾,保护绿色发展成果。”这样的防火标语,是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尔沁沙地中的新事物。“过去没有树哪有火,现在科尔沁也开始防火了。这在以前都不敢想!”穿行在林海中,家在这里的郭大雷感慨万千。如今,科尔沁沙地森林覆盖率达23.78%,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62.1%,沙尘天气显著减少。

距离科尔沁600多公里的内蒙古自治区多伦县,曾经“地不打粮,沙子埋房”。这座位于浑善达克沙地南缘的县城,离首都北京直线距离仅180多公里。2000年6月,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启动实施。如今,浑善达克沙地森林覆盖率增加了10.3%,昔日的风沙源蝶变避暑胜地。

科尔沁沙地和多伦县不断“生长”的浓浓绿意,是我国一项项重大生态工程实施的缩影。数说跨越半个多世纪的“披绿”历程,可以看出我国不断筑牢的荒漠化防治根基。

“三北”防护林工程,这个从1978年开始的“披绿行动”,东起黑龙江、西至新疆,覆盖我国陆地面积的42.4%,目前已累计完成造林保存面积4.52亿亩,工程区森林覆盖率提高8.5%。京津风沙源治理工程在内蒙古、陕西、河北、北京建成6条生态防护林带和成片森林带,累计完成营造林面积1.35亿亩,林草植被覆盖度增加5.7%。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在全国范围内已实施面积达5亿多亩。

不仅如此,顶层设计还提供了基本遵循和有力保障:出台《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沙治沙法》,印发《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批复《全国防沙治沙规划》、出台石漠化综合治理等相关规划,防沙治沙更加制度化、法治化、规范化。

一年又一年,卫星遥感影像地图清晰可见:中国北方黄沙中的绿色,正由星星点点,蔓延成条条片片。数据统计,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2.55亿亩。

沙化土地怎么治?——思路革新天地宽

“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这里要加一个‘沙’字。”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参加审议时这样强调。

今年,“沙”与“山水林田湖草”一起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一字之增,体现了我国坚定不移推进生态环境治理的决心,更说明生态文明建设进入了新阶段。

“涉及面积大、影响范围广、危害损失重,沙化问题愈发凸显。”根据第五次全国荒漠化和沙化监测结果,除荒漠化土地外,我国沙化土地面积达172.12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18%。不仅如此,还有3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沙化趋势明显。

科研人员调查沙化土地

“天生敏感脆弱。”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沙漠林业实验中心主任、生态保护与修复研究所副所长卢琦用6个字总结了北方防沙带自然生态系统的特点。

在他看来,森林、草原、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功能不强,部分地区仍存在不合理的开发活动,大量受损的自然生态系统亟待恢复、修复、保护,一体化、系统性、综合治理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北方沙化治理的共性问题。

今年1月,《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印发,指出京津冀山地平原区人口密度大,生态空间和生态用水严重不足,湿地面积不断减少。这与京津冀城市初春时节时常出现的沙尘天气一起,再次敲响了生态警钟。

“京津冀城市沙尘发生的强度和频度逐年下降,是老百姓能够切实感受到的,这与北方风沙区植被的恢复和重建密不可分。但是,沙化土地的治理并非一朝一夕。”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研究员李新荣认为,要坚持因地制宜的植被重建与恢复原则,把治理效果的可持续性放在首位。

事实上,作为我国“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北方防沙带是防治沙化和荒漠化的关键地带,涉及内蒙古、辽宁、吉林等9个省(区、市)181个县(市、区、旗),以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所属的98个团(场),总面积达18344万公顷。

如此广袤的地域范围,应该如何治沙?

“北方防沙带区内地质地貌、气候、植被和土壤等空间差异大,各地区自然生态状况和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各不相同。”北京林业大学教授赵廷宁强调,不同地区确定防治策略时要体现差异化、针对性。

精准治理,是我国数十年荒漠化治理过程中遵循的原则。甘肃治沙研究所党委书记赵明与赵廷宁所见略同,“谈荒或谈沙色变”“见荒就治、见沙就治”的旧观念已被摒弃。

科研人员现场调查沙化土地

“对症下药”是关键。在京津冀城市群周边,沙化原因包括人类过度砍伐林木、不合理地利用草地等,治理就是要植绿护绿,以恢复原始生态系统为目标;在河西走廊,治理的目标是保护绿洲、保障区域群众生活质量不因沙漠化而降低,而不是要消灭“沙漠”;在北方防沙带内,不合理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易导致土地沙化、草地退化,其防治关键是加强露天采场、堆场等综合治理。

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荒漠定位观测体系和防沙治沙标准化体系,开展荒漠化监测,创新推广低覆盖度治沙技术等一批新技术和模式,治沙技术科技含量不断提高。

科研人员用无人机进行沙化土地调查

如何啃下“硬骨头”?——“沙海”之中守家园

黄河内蒙古段“几”字弯南岸,库布其沙漠横亘于此。长期过度放牧和开荒耕作,令库布其寸草不生、沙尘肆虐。牧民陈宁布曾眼看着亲手盖的房子被沙子压垮。

守卫家园,保卫黄河。30多年来,库布其人不断向沙漠宣战——在南缘飞播灌木密植造林,北缘种植乔木锁边林,中部则依托穿沙公路、河流,营造护路林、护堤林。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库布其沙漠穿沙公路

如今,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率达53%,黄河中游黄土高原蓄水保土能力也显著增强,更探索出了“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资、农牧民市场化参与、技术持续化创新”的治沙新模式。

青藏高原西部柴达木盆地,大自然的馈赠使其享有“聚宝盆”的美誉,也塑造出其兼具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的独特风貌。这个沙漠占了大约一半面积的盆地,是青海省沙化面积最广、治理难度最大、生态保护任务最艰巨的“拦路虎”。

如何啃下这块“硬骨头”?“我们对自然保护区的总体规划和部分功能区的规划进行科学调整,严格湿地用途管制和总量控制,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生态多样性系统保护,为荒漠化环境治理探索出了新路子。”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德令哈市自然资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统计,“十三五”时期,柴达木盆地完成沙化土地治理面积20.84万公顷,以点带状的绿色笔墨延向盆地、沙区深处。随着柴达木盆地的生态改善,火烈鸟、大天鹅等珍稀鸟类在可鲁克湖—托素湖自然保护区安家落户。

“绿富同兴”咋实现?——点“沙”成金寻良策

只“绿”不“富”,成果难护;产业振兴,又“绿”又“富”。该如何妥善处理保护与发展的矛盾,实现“绿富同兴”的目标?

“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不仅能改良土壤、减少农业污染,还能进行生物防沙治沙。”甘肃怡泉新禾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李大军告诉《中国自然资源报》记者。如今,在“六老汉”战风斗沙的甘肃省古浪县,黄花滩移民区成立了食用菌和有机蔬菜生产基地。现代生物土壤结皮和植物综合固沙等先进技术,在有效促进沙化土地生态修复的同时,也为戈壁农业发展增添了科技引擎。

仅有科技助力还不够润泽这方土地。李大军坦言,生态恢复的“源头活水”面临两大缺失:“生态用水不足,这是因为年调配黄河水量有限;生态修复资金不足,民间资本积极性还没有被充分调动。”

甘肃人工模拟飞播现场

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苏海图嘎查的马忠强今年49岁,从牧民到卡车司机再到梭梭种植户,兜兜转转好多年,曾在外务工的他,如今主动回到了家乡。

沙地种植梭梭,发展肉苁蓉产业。

弯腰、低头,一捧土、一瓢水,留在家乡的马忠强们,在阿拉善的荒漠上种植梭梭树苗。梭梭阻挡了漫天黄沙侵袭,也阻止了村庄空心化危机,“让家乡重焕生机不再是空谈”。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左旗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

截至2020年底,阿拉善地区累计种植沙生植物面积约137.75万亩。马忠强嫁接在梭梭上的肉苁蓉如今年产量13吨左右,迈向小康不是梦。

这是公益项目“一亿棵梭梭树”实行第八个年头的场景。起初,公益组织尝试给牧民启动资金或提供梭梭苗,但不久就发现牧民们积极性不高,一度形成“种树不见树”的尴尬局面。“只有让公益项目、生态建设和经济目标相统一,老百姓主动参与家乡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阿拉善SEE生态协会总监孙静告诉记者。

在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这里的光伏产业园区被当地群众称为“塔拉滩”,常年风沙肆虐侵蚀,草场大面积退化为荒漠和半荒漠化土地。

近年来,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在荒漠化土地上崛起,光照时间长、辐射强度大的青海,在生态保护和修复也逐渐探索出一条光伏治沙新路径。

现如今,有了大面积光伏板的遮挡,风沙小了,蒸发量大大降低,昔日荒漠化的土地上冒出了丛丛青绿。树木一株一株增加,绿色一片一片延伸。穷沙沟变金沙窝,曾经阻隔了阳光与希望的黄沙,如今带来了低碳与小康。

治荒治沙如何行稳致远?——“中国经验”开药方

从“平沙万里绝人烟”到“风吹草低见牛羊”,中国的荒漠化防治,创造了诸多生态奇迹。

在位于德国波恩的《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秘书处驻地办公大楼中,中文对话越来越多,这是该秘书处科学技术项目官员贾晓霞最直观的感受。

宁夏白芨滩林场职工战“沙魔”

“中国防治荒漠化的经验为发展中国家提供了样板,因为中国模式不仅有政府经验,而且有把政府、企业、个人、社会结合起来的经验。”贾晓霞说。

治沙造林的甘肃民勤人

这种在挑战中寻找机遇、在变革中实现突破的稳扎稳打,是如何实现的?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称,我国为推进人类可持续发展贡献的根治荒漠化“中国经验”,主要体现在“六个结合”: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相结合、法律约束与政策激励相结合、重点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讲究科学与艰苦奋斗相结合、治理生态与改善民生相结合。

宁夏青年志愿林栽植现场

“近年来,学会筛选的菌草技术,被列为中国—联合国和平与发展基金项目,已推广至全球101个国家,是落实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重要的‘中国方案’。”中国治沙暨沙业学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杨文斌告诉记者。

中国荒漠化防治经验“出海”的同时,遥远沙漠的片片绿意,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内城市人群目光。

杨文斌说,沙漠和山水林田湖草一样,是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孕育了奇异多样的生物,是别样的自然交响,亦是“生命的摇篮”,为地球提供了生命服务功能。

科普宣传、沙漠旅游以及沙产业的发展,也正在让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重新认识沙漠——“每年6月17日的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提供了良好的宣传契机;全国的125个国家沙漠公园,不仅为珍稀野生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还为社会公众提供了寓教于乐、陶冶身心、游览休闲的沙漠区域;沙漠有机奶、沙棘汁等产品也进入千家万户的餐桌。”杨文斌告诉记者。

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右旗发展沙漠旅游

风沙渐行渐远,“绿色指数”一路上扬,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几代治沙人的绿色愿景如今正在实现,“绿色长城”的根基不断稳固,从治沙治穷到小康振兴,不断向祖国的北方延伸。(记者陈琛)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责任编辑:宋晰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