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成果 » 科研成果 » 正文

4.花生种肥同播肥效后移延衰增产技术

发布日期:2023-07-11  来源:山东农业大学社会合作与成果处  浏览次数:314
核心提示:一、技术名称花生种肥同播肥效后移延衰增产技术二、技术概述(一)技术类别:技术体系/技术规程(二)技术类型:技术服务(三)技术基本情况:由于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及地下结果等原因不便追肥,多在播种期一次性施肥,速效肥料造成前期旺长倒伏,后期脱肥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肥效后移技术是指采用包膜缓控释肥等缓释长效肥料,延长肥效期,增强中后期肥效,可

一、技术名称

花生种肥同播肥效后移延衰增产技术

二、技术概述

(一)技术类别:技术体系/技术规程

(二)技术类型:技术服务

(三)技术基本情况:

由于花生地膜覆盖栽培及地下结果等原因不便追肥,多在播种期一次性施肥,速效肥料造成前期旺长倒伏,后期脱肥早衰,影响产量和品质。肥效后移技术是指采用包膜缓控释肥等缓释长效肥料,延长肥效期,增强中后期肥效,可以控制前期旺长,防止后期脱肥早衰,提高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对环境的污染。种肥同播是指花生机械播种与施肥一次性完成,缓控释肥料集中施在播种沟中间,种与肥隔离深施,即可提高肥效又避免肥料烧种伤根。该技术亦可作为化肥减施技术推广应用。

(四)技术示范推广情况:

山东农业大学与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山东农大肥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研发包膜控释肥、腐植酸控释肥等多种缓控释肥肥料品种,在实施花生高产创建活动,以及全国26个花生综合试验站及示范县示范推广,不断改进熟化施肥技术,推广面积迅速扩大。

(五)提质增效情况:一般增产10%以上。一般增效10%—15%。

(六)获奖情况:“花生肥效后移防衰增产技术”被山东省遴选为主推技术。

花生种肥同播肥效后移延衰增产技术”被国家农业农村部遴选为全国主推技术。

三、技术要点

(一)春播花生采用起垄地膜覆盖,高产粮田实行麦后灭茬起垄覆膜夏直播或麦后夏直播等两熟制。轮作换茬,秋冬深耕深翻,增施有机肥培肥地力。

(二)采用缓控释肥等长效肥料,确定合理的施肥量和配比,保证合理的供肥动态,达到营养和供肥双平衡。

重视有机肥施用,亩施农家有机肥3000~5000千克,或者使用与之有效成分相当的成品有机肥。

缓控释肥可比传统速效化肥减施15%~20%。亩产500千克左右高肥力地块,施用纯氮12千克,五氧化二磷12千克,氧化钾10千克;亩产300~400千克的中等肥力地块,亩施纯氮8~10千克,五氧化二磷6~8千克,氧化钾4~5千克;中低产田亩施纯氮6~8千克,五氧化二磷4~6千克,氧化钾2~4千克。

小麦秸秆全部还田的夏花生,应适当加大氮肥用量。


图1 适于肥效后移技术的包膜控释肥


图2 机械播种作业现场

注:图中使用的地膜为配色地膜


图3 种肥同播肥效后移花生大田生长照片


(2)肥料品种与配比:化肥选用缓控释肥料。缓控释肥料是指肥料养分释放速率缓慢,释放期较长,在作物的整个生长期都可以满足生长需求的肥料。花生生产上一般可用控释尿素与其他肥料掺混使用。

(3)控释尿素:控释期2~4个月的控释尿素与普通尿素掺混,控释尿素的氮量应占总氮量的50%~70%,再与磷、钾肥配合施用。高肥地需要后期发挥肥效,适当加大控释尿素的比例,旱薄地需较早发挥肥效,适当降低控释尿素的比例。

控释掺混复合肥:控释期2~4个月的控释尿素与常规复合肥掺混,控释尿素的氮量应占总氮量的50%~60%,一般亩施40~60千克。春花生低产田或小麦秸秆全部还田的夏直播花生,应适当加大氮肥用量或比例,例如20-13-12。

控释掺混腐植酸复合肥:控释期2~4个月的控释尿素与腐植酸复合肥掺混,控释尿素的氮量应占总氮量的50%,一般亩施40~60千克。春花生低产田或小麦秸秆全部还田的夏直播花生,应适当加大氮肥用量,例如23-12-10。

或使用其它类型缓释长效肥料。

(3)施肥方法:有机肥在耕地前施入。化肥在起垄播种时一次性集中施在播种沟中间,种与肥隔离,深施15厘米以上。选择适宜的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播种、喷除草剂、覆膜、压土等工序。

(三)适期播种。春播花生在4月底至5月中旬播种,麦后夏直播6月上中旬抢时早播。

 (四)选用高产品种,适当密植。大花生品种山花9号每亩0.8万~0.9万穴,山花7号0.9万~1万穴。小花生品种山花8号、山花10号等1万~1.1万穴,每穴2粒。

四、技术成熟度: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面积正迅速扩大。

五、转化条件:整体技术适宜北方花生产区。施肥技术亦适宜南方花生产区。播种期、施肥量主要依据黄淮海花生产区生产条件,其它产区可依据生产条件适当调整。

六、拟转化方式:技术服务或技术咨询。

七、注意事项:干旱影响包膜控释肥发挥肥效,遇干旱又需发挥肥效时应配合灌溉。

八、联系人信息

联系人:万勇善、张民、张昆、刘风珍、骆璐

所在学院:农学院、资环学院

手机号:13805386663

邮箱: yswan@sdau.edu.cn


专利来源:山东农业大学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