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农业科技 » 病虫灾害防治 » 正文

玉米丝黑穗病的症状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发布日期:2023-08-03  来源:中国农业出版社  浏览次数:473
核心提示: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灰包,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至8%,个别地块达60%至70%,损失惨重。危害症状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雌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基本等于病害的损失率。一般在出穗后显症,但有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哑玉米、灰包,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中、西南、华南和西北地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发生,以北方春玉米区、西南丘陵山地玉米区和西北玉米区发病较重。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至8%,个别地块达60%至70%,损失惨重。

危害症状

主要危害玉米的果穗和雌花,一旦发病,通常全株颗粒无收。因此,该病的发病率基本等于病害的损失率。

一般在出穗后显症,但有些在苗期显症,即在4至5叶上生1至4条黄白条纹;另一种植株茎秆下粗上细,叶色暗绿,叶片变硬;还有兼具前两种症状或6至7片叶显症。雄穗染病后,有的整个花序被破坏变黑;有的花器变形增生,颖片增多、延长;有的部分花序被害,雄花变成黑粉。雌穗染病后,穗长较健穗短,下部膨大顶部较尖,整个果穗变成一团黑褐色粉末和很多散乱的黑色丝状物;有的增生,变成绿色枝状物;有的苞叶变狭小,簇生畸形,黑粉极少。偶尔侵染叶片,形成长梭状斑,裂开散出黑粉或沿裂口长出丝状物。病株多矮化,分囊增多。

防治办法

1.选用抗病杂交种。

2.实行3年以上轮作、调整播期,提高播种质量,适当迟播,采用地膜覆盖新技术。及时拔除新病田病株,减少土壤带菌。

3.种子包衣。播前按药种1比40的比例进行种子包衣,防治玉米丝黑穗病。

4.早期拔除病株。在病穗白膜未破裂前拔除病株,特别对抽雄迟的植株注意检查,连续拔几次,并把病株携出田外,深埋或烧毁。

责任编辑:丁芳 王珍

总平台审核编辑:耿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