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理论与探索 » 正文

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基础条件是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破题之举

发布日期:2024-03-01  来源:“学习强国”学习平台  作者:高原  浏览次数:82
核心提示: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扎实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基础条件,造就美丽乡村、造福农民群众,进而推动实现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探索出一条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典范道路。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谋划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千万工程”从农村环境整治入手,扎实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基础条件,造就美丽乡村、造福农民群众,进而推动实现产业发展,促进城乡融合,探索出一条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典范道路。

乡村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牵一发而动全身。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样样重要。面对这一系统工程,从何入手,从何破题?对于身处乡村振兴一线的基层干部群众而言,最需要的是可以学习借鉴的好经验、好做法。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将“千万工程”经验明确为值得学习借鉴的成功典范,为全国各地乡村振兴的基层实践提供了清晰指示,明确了前进方向。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首先要重视“千万工程”将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基础条件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破题之举的重要意义。乡村振兴要求全面,千头万绪。突破乡村振兴从量变到质变的瓶颈,应从哪项工作入手,作为打开局面的窗口?哪项工作先推进,能更有效地推进后续工作,使后续工作事半功倍?“千万工程”之所以成功,关键就在于找到了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基础条件作为突破口,其中又以“欠账”更多、和城市差距更大的农村生活基础条件作为推进的首要任务。“千万工程”的实践,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这一看似不起眼的小处入手,切实解决垃圾处理、下水排污、路面硬化等突出问题,渐及完善各类与乡村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改善医疗、教育、养老等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扎实提升农村生活整体现代化水平,使农村成为具有和城市同样吸引力的宜居宜业场域。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具备了,才可能“人愿意来”“人留得住”,产业才能发展,为进一步改善生活生产基础条件创造了更好的物质基础。“千万工程”在过去20年里取得这么大的成绩,非常关键的一点就是破题破得好,为后续工作形成事半功倍的正反馈机制创造了前提条件。

“千万工程”以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基础条件为切入点成功破题乡村振兴,体现的是对乡村发展基本规律的遵循。没有农村生活条件的改善,没有支撑现代化生活的基础设施,就没有对居民和劳动力的吸引力。缺乏上下水、电、网这些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设施,想要改善教育、养老和医疗卫生这些乡村公共服务,也很困难,因为这些公共服务本质上是农民生活的延伸。乡村公共服务无法完善,乡村治理效能也难以提升。公共服务、乡村治理水平不佳,又会加剧对居民和劳动力的排斥。在这种“负反馈链条”下,乡村发展局面成为“低水平锁定状态”,发展产业、吸引人才、吸纳资源,实现“五大振兴”,谈何容易。同理,如果将农村生活生产基础条件简化成生产条件单一维度,忽视了生活条件的改善,不解决环境、垃圾、排污、水电气这与农民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而仅强调生产条件改善,也破除不了这种“负反馈链条”,农业生产、乡村产业也缺乏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虽然全国各地乡村的资源禀赋、经济基础、治理条件具有差异,但是就需要破除上述“负反馈链条”而言,则是一致和共通的,这正是乡村发展基本规律的体现。这也充分说明,“千万工程”的成功并非偶然,而是因为切合乡村发展的内在规律和逻辑。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在遵循乡村发展基本规律的同时,也需要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抓住主要矛盾,因地制宜,做好规划,分类施策。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也指出,借鉴“千万工程”经验需要的是借鉴其“发展理念、工作方法和推进机制”。这意味着不能机械照搬,而是在顺应“千万工程”所体现的乡村发展基本规律的同时,充分尊重地方现实。这就需要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落到实处。究其根本,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是为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福祉。只有切实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才能实事求是,才能正确理解乡村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然后以“千万工程”经验中的好做法、好思路去应对和解决。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涉及广泛的乡村建设内容,这也要求必须加强科学论证、统一规划,客观研判各类村庄发展前景和不同区位乡村社会经济变迁趋势,实现建设资源的科学、高效利用。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一环。2020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会议上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面临错综复杂的国际形势,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巩固国内大循环的基础地位,有利于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创造良好条件。

从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视角看待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意义,就可以更加充分地理解中央提出以“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振兴的巨大价值。“千万工程”从改善农村生活生产基础条件入手,建设美丽乡村,推动产业发展,提高治理效能,实现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从而真正使农村具备现代化的生活条件,可以支撑现代化的生产模式,可以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也可以为城市及工业部门持续形成的新产品、新产能创造巨大的需求。“千万工程”描绘的乡村全面振兴的未来前景,使农业农村不再仅仅被动地为城市提供初级产品和资源,而是成为涵养人口、承载产业、赓续文明、厚植生态、创造文化的场域,成为孕育发展动能的广阔腹地,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最巩固、最厚重的基石。

(作者系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教授

责任编辑:何烨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