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技论坛 » 理论与探索 » 正文

接续奋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0-12-24  浏览次数:490
核心提示: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脉相承,为我国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
 务农重本,国之大纲。对于拥有14亿人口的中国来说,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乡村振兴,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与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脉相承,为我国“十四五”乃至今后一个时期做好“三农”工作,促进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

 

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五中全会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既是遵循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必然之举,也是着眼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的大势所趋。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二字内涵丰富,既体现了乡村振兴已取得阶段性成果,又指向下一阶段将发力扩面提质。

 

保障粮食安全,提高农业竞争力。《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指出,要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优质粮食工程。回望“十三五”,我国粮食生产连续五年保持稳定,农业进入优化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调节核心动力的关键期。要根据资源禀赋合理规划,调整产业结构,提升产业效益,奠定高质量发展基础。科技创新驱动是提升农业竞争力的核心,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提升农业生产技术和农业产业现代化水平。充分挖掘多元资源的潜在经济效益,通过产业融合,提升乡村旅游、文化、生态等资源的多样组合发展,提高农业的发展后劲和国内外市场竞争力。

 

强化乡村建设,提升农民幸福感。《建议》明确,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乡村建设面临新一轮升级和优化需求,这是乡村振兴实施的落脚点。乡村建设,要兼顾硬件和软件双重任务,一方面要在人居环境改善上下足功夫,通过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等措施营造良好的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提升农民的幸福感和满足感。另一方面,促进乡村内生发展动力的关键在人才,人才资源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生产要素的利用与配置效率。在实践中,要关注本土人才、新型职业农民、“三农”工作干部队伍的政策激励和长期培养,通过完善人才激励机制,吸引返乡回乡人才,用制度确保乡村人才环境不断改善。

 

推动有效衔接,激活发展内生力。巩固脱贫成效是实施乡村振兴的基石,《建议》要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脱贫地区从集中力量脱贫攻坚转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三农”工作的重大任务,要在确保如期全面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基础上,抓紧谋划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接续推进脱贫地区发展和群众生活质量改善。充分唤醒脱贫地区内生发展动力,以产业为核心,以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纽带,加强脱贫地区与市场对接,挖掘脱贫后的发展潜力。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有效盘活集体资产,增强薄弱村集体经济发展实力。以城乡发展大格局为切入点,健全城乡融合发展机制,促进城乡要素自由流动,打通农村与市场的利益联结。

 

发挥金融职能,增强战略支撑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金融作为核心力量要充分发挥其作用和优势。进一步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通过调整优化农村网点布局,增强对乡村振兴战略的服务支撑。继续创新金融政策和产品服务,加大新型金融机构在农村的投入力度,满足农村多层次服务需求。

 

(文章刊于2020年12月14日《中国城乡金融报》A1版)

 

中国城乡金融报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