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科技博览 » 正文

蔚蓝国门 绿色屏障——向世界讲好中国国门生物安全故事

发布日期:2024-04-28  来源:学习时报  作者:万中心 李童  浏览次数:52
核心提示:国门生物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避免因管制性生物通过出入境口岸进出国境而产生危险的状态,以及维护这种安全的能力。它属于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向世界讲好中国国门生物安全故事,有利于扩大社会宣传、推进国际共

国门生物安全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避免因管制性生物通过出入境口岸进出国境而产生危险的状态,以及维护这种安全的能力。它属于非传统安全,是国家安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各国面临的共同课题。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面临的重大生存和发展威胁之一”。向世界讲好中国国门生物安全故事,有利于扩大社会宣传、推进国际共治,为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

共守地球家园 彰显大国担当

在全球化背景下,国门不仅是国家的地理边界,更承载着维护生态平衡、防范生物风险的重要使命。讲述中国国门生物安全的故事,旨在揭示这一领域的核心价值与深远意义,唤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行动。

回应全球关切。国门是维护国家安全的最前沿,国门生物安全风险能够对一国的人民健康、动植物、农业生产、环境资源等造成破坏,进而影响政治、经济和社会稳定。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全球约80亿人口,每年产生的人员、物品、货物、交通工具等进出境数量惊人、风险隐患突出。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在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的基础上,有力筑牢了国门生物安全防线,为全球生物安全防控提供了有益借鉴。

承担国际责任。世界各国国门生物安全防控能力参差不齐。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应通过讲好中国国门生物安全故事,凝聚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新共识,倡导世界范围动植物疫病疫情和有害生物跨境传播的管理协调,帮助其他国家提升口岸检验检疫技术和检疫处理技术水平以及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能力,推进国门生物安全国际规则和标准的制修订,推动建立公平公正、科学合理的生物安全国际规则,与世界各国一起应对生物安全这一全球性问题。

引导公众参与。面对愈加复杂严峻的全球生物安全形势,没有哪个国家、哪个民族能独自应对、独善其身,必须广泛发动世界各国、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到维护国门生物安全行动中。应讲好中国国门生物安全故事,向国内外公众广泛宣传我国相关制度法规,帮助公众提高对生物安全风险的认知,提升法律意识和行为自觉,引导参与到国门生物安全的保护行动中。

多元生态画卷 诠释国门防线

中国国门生物安全的故事,是一部融合科技、法治、人文的生态叙事,展现了我们在生物安全领域的探索、创新与贡献。

行之有效的中国经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国门生物安全防控体系不断加强。法律法规制度持续完善,形成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出境动植物检疫法》及其实施条例为主干,涵盖十余部法律法规、400多个部门规章的进出境动植物检疫制度体系。立体式管理体制逐步建立,海关、农业、商务、交通等部门密切合作,在海、陆、空各类型口岸,对进出口货物、出入境人员、国际邮件快件、国际交通工具等建立了“境外、口岸、境内”三道防线、“检疫准入”“境外预检”等九项措施。“十三五”期间,海关在口岸累计截获植物有害生物8858种、360万次,2023年,海关在口岸检出新冠、猴痘、霍乱等传染病49种、3.1万例,检出检疫性有害生物7.5万种次,截获“异宠”296种、4.4万只,有力保障了国内农业生产安全、生态环境安全和人民生命健康安全。

国际共治的中国理念。我国积极促进国际生物安全全球治理。截至目前,中国已与17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关系,签署农产品食品准入类国际合作文件近400份,积极参加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IE)、国际植物保护公约(IPPC)及相关区域组织的活动,在共同维护国门生物安全方面取得了积极成果。通过参与国际组织交流研讨,海关检验检疫合作对话会,关、企、学三方交流对话和国际合作培训等形式,我国参与检验检疫国际标准、规则制定,推动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及其他地区国家国门生物安全治理理念共认同、国际规则共完善、全程监管共落实、问题风险共处置,开启生物安全治理全方位务实合作新进程,加强动植物疫病疫情防控国际合作,建立境外疫情监测和信息通报机制,优化进口商品检验监管要求和模式。

走好群众路线的中国方案。我国在保护国门生物安全工作中,深入贯彻群众路线,不仅将其作为理念指导,更将其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策略与机制建设,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中国方案,其成效显著且具有全球示范价值。首先,通过与媒体、教育机构合作,运用多样化的科普形式,将生物安全知识普及全民,每年开展多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门生物安全进校园、进社区、进企业、进口岸”等主题活动,还通过“云普法”“云课堂”以及直播、官方网站、法治宣传教育专栏等网络平台,广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提升公众国门生物安全素养。其次,创新公众参与机制,设立举报平台,鼓励志愿服务,使公众成为生物安全监督与保护的生力军。最后,构建政府、企业、科研机构、非政府组织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格局,形成保护国门生物安全的强大合力。此外,在相关政策制定过程中,注重广泛征求公众意见,确保政策科学性与普惠性,持续优化管理体系。这一中国方案展现了群众路线在保护我国国门生物安全工作中的强大生命力,为全球生物安全治理提供了宝贵经验与启示。

跨文化交流互鉴 传播国门生物安全智慧

要让中国国门生物安全故事深入人心、引发共鸣,需要采用多元化的叙述方式和传播策略,确保故事既有专业深度,又易于理解与接受,从而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广泛而积极的影响。

突出成就、讲清内涵。一是总结我国加强国门生物安全风险防控和治理体系建设取得的成就。用深入浅出、生动活泼的事实和案例说话,系统介绍我国为防范国门生物安全,不断适应实践发展要求,创新和完善相关体制机制、法律法规,在全国300多个对外开放口岸实现了国门生物安全现代化治理格局的突出成就。二是深入阐释我国国门生物安全治理体系的制度优势。通过讲事实、讲情感、讲道理,解释中国国门生物安全制度为何管用,讲清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海关、卫健、农业、公安等部门以及各类组织、企业、群众坚持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办大事,在面对重大风险挑战时取得的重要胜利。三是把握宣传重点,推进有效传播。要坚持正确的义利观,从维护国家利益与安全的角度出发,寻找能够反映国家优秀治理能力的关键议题。把握议题传播的最佳时机,在发生如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时间节点,找到讲述国门生物安全故事的重点和亮点,增强我国国际制度性话语权和舆论性话语权。做到审时度势,涉及国家安全、国家秘密的不乱说,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放眼国际、主动作为。一是拓展多元化的宣传渠道。积极利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大会、世界卫生大会等国际会议以及《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等多边框架,向全球发布我国防范国门生物安全风险的成果与倡议。通过国际主流媒体、专业期刊、网络社交平台等多元化渠道,发挥互联网精悍短小、即时交互、传播迅速等媒介特性,发布权威信息、专家观点与深度报道,扩大中国国门生物安全故事的国际影响力。二是积极分享、推广先进理念和先进经验。主动发起或参与国际生物安全研讨会、技术培训、联合演练等活动,分享中国国门生物安全的成功经验与最佳实践,推动国际生物安全标准与规范的制定和完善。通过援外项目、技术援助、专家交流等形式,支持其他发展中国家提升国门生物安全能力,共同构建全球生物安全屏障。

育才为本、全民参与。一是培养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综合性人才。积极锻造一支既了解国门生物安全的理论、体系、制度与技术,又了解国外受众的国别差异、民族差异、文化差异以及他们的关注点、兴趣点和价值观念,还懂得新闻传播和对外报道规律,外语水平高、翻译能力强的高素质人才队伍。二是整合民间宣传力量。国门生物安全防控工作是否有效、宣传工作是否到位,群众最有发言权。因此讲好国门生物安全故事,不仅是政府的工作,更需要群众现身说法。应整合官方与民间外宣力量,更直接、更广泛地向国外公众讲述国内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和满意度,让故事更容易使人感同身受。

(作者分别系海关总署研究中心主任、党委书记,海关基础理论研究部助理研究员)

来源:《学习时报》2024年4月26日第2版

责任编辑:王雪 董大伟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