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人文历史 » 正文

为何二十四节气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发布日期:2023-02-24  来源:道中华  作者:林继富  浏览次数:822
核心提示: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生产实践制度,二十四节气为各地域、各族人民共有共享,共同传承,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以此为基准的节令风俗、口头传统和文化景观,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创造。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2年2月4日,适逢立春,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生产实践制度,二十四节气为各地域、各族人民共有共享,共同传承,并由此衍生出一系列以此为基准的节令风俗、口头传统和文化景观,构成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创造。

2016年,“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2年2月4日,适逢立春,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倒计时短片中,把二十四节气与古诗词以及充满生机的当代中国影像融为一体,将中国浪漫、中国气韵传递给全世界。

植根于农耕文明的智慧总结

二十四节气植根于农耕文明,融合了先进的农学思想、悠久的重农传统,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理念,是中国社会顺天应时、指导实践的生活制度,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文明成果的典型代表,其核心要义是中国先民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认知天象、物候、时令、自然变化规律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在国际气象界,这一观天察地、认知自然所创造的时间知识体系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先民就利用土圭测量正午太阳影子的长短,并以此确立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4个节气。先秦时期的《尚书》和《吕氏春秋》对这4个节气都有所记述。到了秦汉时期,随着天文观测方法的不断进步,古人在测量日影的基础上,将太阳黄道(太阳在假想天球上的运动轨道)分为24等份,每一等份确定为一个节气,使每个节气在黄道上都有了一个准确的对照角度,由此完全掌握了节气与太阳运行之间的关系,二十四节气最终确定下来。

夏至前后,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弥勒市竹园镇万亩荷田的荷花竞相绽放 (图片来源:新华网)

古人将每月的第一个节气称为“节”,每月的第二个节气称为“气”,“节”和“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左右。二十四节气中,反映季节变化的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夏至、冬至;反映气候变化的有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天气现象的有雨水、谷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反映物候现象的有惊蛰、清明、小满、芒种。由此可见,中国先民将理清大自然的时序看作生产生活中很重要的一环。

二十四节气作为时间认知体系,并非为记录而记录,而是源于中国民众的生产生活实践,与自然节律、农耕生活紧密相连。“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清明早,小满迟,谷雨种棉正适时”等,这些以二十四节气规定农耕生产时间的谚语,易懂易记又明确具体,是我国民众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的智慧总结和诗性传承。

同时,二十四节气又显示气候、气象对农耕生产的影响,如“立春三场雨,遍地都是米”“立夏东南风,大旱六月中”“夏至刮东风,半月水来冲”,这些气象谚语提醒人们在生产上早预防、生活上早准备,开展适时而科学的农耕生产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说,二十四节气有着指导生产实践、提升生活质量的作用。

在贵州省遵义市余庆县白泥镇下里村,雨后的青草上挂满露珠。凋落的梅花倒映在露珠里,构成了一幅美丽画卷 (穆明飞 摄 新华社记者 李梦娇 制图)

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创造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古代农耕文明的产物。学者研究认为,二十四节气形成、确定于我国黄河流域,是以黄河流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时序变化为基准,进而广泛流传于全国各地民众的生活中。河南郑州发现的5000多年前仰韶文化中期的天文遗迹青台遗址,登封市测定二十四节气的周公测景台、元代观星台等,这些重要遗迹都是先民开展天文活动的实证。

作为农耕社会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二十四节气逐步为全国所用,并为多民族所共享。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民俗“石阡说春”就是二十四节气代表性传承体验项目。说春是一种民间传统说唱艺术,意在劝农行耕,祝福风调雨顺、丰衣足食。石阡说春一般在每年立春时开始、春分时结束,说唱内容主要是“二十四个农事节气”“渔樵耕读”,涵盖历史、地理、人文等方方面面。与说春相随的还有立春鞭春牛这一古老习俗,时至今日,在各民族文化长期交流、融合的过程中,鞭春牛习俗形成了完整的春牛民俗谱系,特别是一些能歌善舞的民族还为春牛民俗注入了更为丰富的活动形式和内容。

立秋,田间地头粮香果甜,农民们加紧采收和田间管理。图为河北省遵化市西下营满族乡西下营西沟村的农民在田里劳作 (刘满 摄)

每到立秋,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都会迎来盛大的赶秋节。庄稼成熟、丰收在望之际,当地各族群众会亲朋,开展玩龙灯、舞狮子等文体活动。近年来,花垣赶秋还与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域旅游等相结合,吸引众多游客参与其中,创造更多经济价值。同时,当地迎秋、祭秋和赶秋组成的立秋节气活动得到了系统性保护,丰富了二十四节气的传统文化内涵。

自2006年开始,“农历二十四节气”“内乡打春牛习俗”“石阡说春”“班春劝农”“梅源芒种开犁节”“半山立夏习俗”“送大暑船”“三门祭冬”等,都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古老智慧的当代传承

当代生活中,人们通过新的表达形式和传播方式,对二十四节气的文化内涵进行提炼、升华、传播和弘扬,使其在现代社会绽放光彩。

在全国很多地方,人们将二十四节气文化与重要节庆、民俗活动相结合,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同时,二十四节气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基因以文化符号的方式延传,和当下生活有机交织,从而焕发新生机。比如,浙江杭州举办“跑山迎夏”活动,将立夏习俗融入大运河节气和旅游发展中;中国农业博物馆、广东省博物馆等文博机构,通过知识普及、艺术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诠释二十四节气的丰富内涵;还有多地建设二十四节气主题公园,将节气习俗转化为旅游资源,等等。

湖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的阿哥苗妹欢聚边城茶峒,欢乐地进行打苗鼓、唱苗歌和舞龙灯,欢度苗族传统习俗“赶秋节” (中新社记者 黄海 摄)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节气所蕴含的健康智慧被当代民众以科学的、可操作的方式融入养生实践中,这也推动节气文化更好地传承发展。同时,节令食品以美食为载体,以节令内涵和民俗观念为依托,将人们聚在一起,唤起情感的联结。可以说,二十四节气的饮食习俗也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情感依恋的重要元素。

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十四节气渗透在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中。“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清明时节雨纷纷”“绿树阴浓夏日长”……这些与节气相关的诗歌脍炙人口,千古流传。近年来,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文化产品日渐丰富:《中国好时节》系列晚会之春分篇通过跨艺术品类的融合,展现春的意义和习俗;电视节目《二十四节气》讲述人与自然的相处智慧,把二十四节气的知识画面化、具象化。

《中国好时节》系列晚会演绎二十四节气相关故事 (资料图片)

二十四节气在物候、风景、人文等层面上的丰富内涵,更是让它成为文创设计青睐的主题。二十四节气主题的折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层出不穷,在日用中展现岁时节令之美。

(作者系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原文于2022年6月24日刊发在《中国民族报》,本文内容有删减。)

责任编辑:武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