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生活百科 » 正文

“空心病”的家庭防治

发布日期:2023-03-14  来源:中国妇女杂志  作者:邱波  浏览次数:325
核心提示:很多父母因为教育环境的紧张气氛和自己内心的焦虑,不断以各种名义让孩子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把孩子送上高速旋转的竞争传送带,导致孩子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时间排满,心理却产生了空洞。家庭教育中,只有给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才能让内心真正的充盈。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北大医院精神科医生徐凯文曾提到了一个词——“空心病”。“空心病”的特征是

很多父母因为教育环境的紧张气氛和自己内心的焦虑,不断以各种名义让孩子追求更高的学习目标,把孩子送上高速旋转的竞争传送带,导致孩子没有形成健康成熟的人格,时间排满,心理却产生了空洞。家庭教育中,只有给孩子自我成长的空间,才能让内心真正的充盈。

北京大学临床心理学博士、北大医院精神科医生徐凯文曾提到了一个词——“空心病”。“空心病”的特征是“价值观缺陷所致心理障碍”,看起来像抑郁症,情绪低落、兴趣减退、快感缺乏,其中最极端的是放弃自己。如果到精神科医院,一般会被确诊为抑郁症,但问题是治疗抑郁症的药物在“空心病”的孩子身上往往无效。

“空心病”是怎么形成的?答案也许很颠覆你的认知,越是打鸡血的父母,越是唯学习唯成功的功利教育,越是又焦虑又控制的父母,越有可能培养出“空心娃”。那么,怎么做才能避免孩子“空心病”的发生呢?

1.允许孩子试错。允许孩子错,孩子才能找“对”,以及获得找“对”的办法。否则,你会看到一个不出错的处处得体完美的“面具孩子”。但他根本没有面对和承担错误的能力,一旦遇到挫折,立刻就倒下。

2.享受生活取悦自己。给孩子留白,让孩子明白生命中的快乐不仅来自高分、高成就、高收入,学会享受休闲、享受生活的无意义同样是生命中有意义和快乐的事。许多因时间紧迫感而得焦虑症的成年来访者,他们小时候接受过非常鸡血的价值观教育,认为一切不用来创造价值的时间都是罪恶的,导致没有真正的爱好,不会松弛神经、享受生活。

3.找到内心的价值感。许多家长淡化为社会为世界作贡献的利他价值观,导致孩子的价值观里只有高分、高成就、高收入的评价标准,无论是他已获得,还是获得不了,孩子都会迷茫。他们会在追求的过程中不断质疑,为什么?然后呢?事实证明,没有立德铸魂的培育,没有责任感的支撑和追求,迷茫就成了必经之路。

责任编辑:王笑蕾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

免责声明:
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合作媒体、企业机构、网友提供和互联网的公开资料等,仅供参考。本网站对站内所有资讯的内容、观点保持中立,不对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如果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收到通知后第一时间妥善处理该部分内容。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最新资讯
友情链接 >>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