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科普博览 » 人文历史
  • 中华文化 | 知易行难 To Know Is Easy; To Act Is Hard
    中华文化 | 知易行难  To Know Is Easy; To Act Is Hard
    • 知易行难To Know Is Easy; To Act Is Hard对人伦日用之道的认知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践行其道。这是中国古人对“知”“行”关系的一种认识,与“知难行易”的观念相对。这种知行观念将人的认知与行动视为既相区别又相联系的两个环节,并通过对“行”的困难的强调,避免知行脱节、知而不行的情况。It is not difficult to know the moral principles guiding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10
  •  
  • 中华文化 | 至乐无乐 Utmost Happiness Lies in Not Aware of the Happiness
    中华文化 | 至乐无乐  Utmost Happiness Lies in Not Aware of the Happiness
    • 至乐无乐Utmost Happiness Lies in Not Aware of the Happiness至高的快乐是内心祥和而超越乐与不乐的判断。庄子认为,快乐应该依从于自己的本心,如果以世俗观念为判断依据,可能会背离生命的本质;如果为情感和欲望所驱使,可能会伴随失落与伤害。快乐与否的判断实际上源于对利害得失的判断,而利害得失是相对的、可变的,因此,忘却得失利害、没有了快乐意念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9
  •  
  • 中华文化 | 悬壶济世 Hanging a Gourd (Practicing Medicine) to Help the World
    中华文化 | 悬壶济世  Hanging a Gourd (Practicing Medicine) to Help the World
    • 悬壶济世Hanging a Gourd (Practicing Medicine) to Help the World行医救助世人。“悬壶”即把装药的葫芦挂起来,作为行医卖药的招牌,泛指从事医疗职业;“济世”是对困苦之人提供救助。这一观念,使行医卖药超越了一般职业与谋生手段而被赋予了人文关怀的意义。它既是世人对于医者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行为的一种赞颂,也是医者用以自励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判断。T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8
  •  
  • 中华文化 | 县解 Freeing the Mind from Bias
    中华文化 | 县解  Freeing the Mind from Bias
    • 县解Freeing the Mind from Bias解除倒悬的状态(县:“悬”的本字)。也作“悬解”。出自《庄子·养生主》。庄子认为,人们往往站在自我立场上去看待他者,因而按照自己的标准形成对他者、对世界的成见,让自己的心处于某种执着的情绪或状态之中。在庄子看来,这种执着于内心成见的状态,就好像心被捆缚倒悬起来。而破除内心的成见,解除心被倒悬的状态,即是所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7
  •  
  • 中华文化 | 知难行易
    中华文化 | 知难行易
    • 知难行易To Act Is Easy; To Know Is Hard对人伦日用之道的践行并不困难,真正的困难在于认知其道。这是对“知”“行”关系的又一种认识,与“知易行难”的观念相对。这一观念由孙中山在《孙文学说》(后作为《建国方略》一书中的“心理建设”部分)中提出。在孙中山看来,传统的“知易行难”观念在当时已经成为禁锢人们思想、阻碍革命行动的“心理之大敌”。为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6
  •  
  • 中华文化 | 自胜
    中华文化 | 自胜
    • 自胜Overcome Oneself战胜自我,克制自己。人有长短,事有成败。而事之成,取决于己之长;事之败,取决于己之短。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不断地消除自身的不足,超越自身的局限,使自己无限地趋于完善,成为真正的强者。这不仅是克服困难、战胜敌人的先决条件,也是个人提升自我的生命历程。一人如此,一国亦如此。其基本精神与“自强不息”不无相通之处。Overcomi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5
  •  
  • 中华文化 | 自强不息 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
    中华文化 | 自强不息  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
    • 自强不息Strive Continuously to Strengthen Oneself自己努力向上,强大自己,永不懈怠停息。古人认为,天体出于自身的本性而运行,刚健有力,周而复始,一往无前永不停息。君子取法于“天”,也应发挥自己的能动性、主动性,勤勉不懈,奋发进取。这是中国人参照天体运行状态树立的执政理念和自身理想。它和“厚德载物”一起构成了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品格。The t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9-02
  •  
  • “耕”以强体,“读”以润心——我国耕读教育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耕”以强体,“读”以润心——我国耕读教育开展情况调研报告
    • 湖北恩施某小学学生采摘茶叶,在学习农事中了解农业、收获快乐。新华社发浙江省湖州市某小学学生在阜溪街道郭肇村乡村农耕博物馆参观。谢尚国摄/光明图片在湖北省秭归县沙镇溪镇长春村,梯田、农民与传统民居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农耕画卷。新华社发编者按“半榻暮云推枕卧,一犁春雨挟书耕。”在绵亘千年的农耕文化长河中,耕读教育始终是一颗闪亮宝石,镌刻着古人
    •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2022-09-02
  •  
  • 中华文化 | 心生而言立 Words Flow Forth from the Heart
    中华文化 | 心生而言立  Words Flow Forth from the Heart
    • 心生而言立Words Flow Forth from the Heart人有了思想感情,才产生语言。这一术语的意义在于指出了人的思想感情是语言和一切文学创作的前提,人有了充沛而真实的思想情感,才能写出上好的诗文。它体现了古人对于创作主体精神世界的重视。它还强调,由“心”到“言”,并非刻意的安排,而应是自然而然的过程。Speech and writing come from feelings and thought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31
  •  
  • 中华文化 | 韬光养晦 Keep a Low Profile
    中华文化 | 韬光养晦  Keep a Low Profile
    • 韬光养晦Keep a Low Profile隐己之长,补己之短。“韬”本指剑衣或弓袋,引申为内藏;“光”即光芒、光彩,比喻实力、才华等优长;“韬光”即收敛自己的光芒,指不以自身优长而炫耀、张扬。“养”即修养、培养;“晦”即昏暗不明,与“光”相对,比喻自身的劣势、短处;“养晦”指加强修养,弥补自身不足。此语体现了中国人低调、内敛,注重自我完善和发展的精神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30
  •  
  • 中华文化 | 四端 Four Initiators
    中华文化 | 四端  Four Initiators
    • 四端Four Initiators仁、义、礼、智四德的端始、萌芽。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根于心。恻隐之心是仁之端,羞恶之心是义之端,辞让之心是礼之端,是非之心是智之端。“四端”是每一个人天生所具有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本质特征。人只要充分扩充、发挥自己内心所固有的善端,就能够成就仁、义、礼、智四德,从而成为君子乃至圣人。The four initiators are buds of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30
  •  
  • 中华文化 | 旷达 Broad-mindedness / Unconstrained Style
    中华文化 | 旷达  Broad-mindedness / Unconstrained Style
    • 旷达Broad-mindedness / Unconstrained Style指诗歌作品中所体现的超然物外、旷放通达的胸襟和艺术风格。是作者通达的人生观及平和心态与作品艺术形象的高度融合。具有旷放性情的作者,多因世事坎坷或社会动乱而落魄或退隐,往往以诗文抒写胸臆,反映在诗歌作品中,既有对世事物情超旷出尘的人生警悟,也有愤世嫉俗、傲岸不羁的真情流露。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儒家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25
  •  
  • 中华文化 | 友善 Friendly and Kind
    中华文化 | 友善  Friendly and Kind
    • 友善Friendly and Kind友好亲近,和善共处。“友”的古字像方向相同的两只手,引申为志趣相同,互为援手;“善”本义为美善、和善。两字连用形容超越血缘的人与人之间亲密和善的关系状态。这种关系的建立是以彼此秉持共同的道义原则为前提的。时至今日,作为一种个人品质和伦理规范,它仍然被认为是构建和谐美好社会所必需的价值观。This term means to be frien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24
  •  
  • 中华文化专 | 见利思义 Think of Righteousness in the Face of Gain
    中华文化专 | 见利思义  Think of Righteousness in the Face of Gain
    • 见利思义Think of Righteousness in the Face of Gain在面对利益之时,首先思考、分辨利益的获取是否符合道义。是儒家用以处理义利关系的准则。对利益的追求与对道义的坚守之间常存在冲突。人们往往会因为贪图私利而忽视道义,行背德违法之事。针对这种情况,孔子提出了“见利思义”的主张,倡导人们应该在道义的原则之下谋求利益。知晓道义的是君子,一味追求利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24
  •  
  • 中华文化 | 雕琢情性,组织辞令
    中华文化 | 雕琢情性,组织辞令
    • 雕琢情性,组织辞令Ennoble One's Sentiment to Produce Fine Writing陶冶提炼自己的思想情感,组织成精湛优美的文章。诗文不是词句的简单组合,而与作者的情性相关。“情性”可以理解为人的思想情感及对自然人生的深刻感悟等。作者由个人的思想情感出发,选取合适的辞藻语句来表达,使之能传达出自己的情感与观点,进而感染或启迪更多的读者。这是因为文学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19
  •  
  • 中华文化 | 人伦 Human Relations
    中华文化 | 人伦  Human Relations
    • 人伦Human Relations人与人之间的秩序等级及行为准则。“人伦”一词最早由孟子提出,指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五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称“五伦”。古人认为,此五者构成了社会秩序的基本架构,体现着人们在长幼、亲疏、尊卑等方面的身份差别。在不同的人伦关系中,人们应遵循与其身份相符的行为准则。This refers to the order or hierarchy of human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18
  •  
  • 中华文化 | 俭 Thriftiness
    中华文化 | 俭  Thriftiness
    • 俭Thriftiness俭朴,古人倡导的一种美德。在不同学派的思想中,“俭”的含义会有所区别。在儒家看来,“俭”是对奢侈浪费的克服。儒家认为,行礼、行事应避免奢侈。奢侈会带来对物质财富的浪费,同时也会使人们竞逐于物质的富足,从而丧失行礼、行事的初衷与本质。在道家看来,“俭”特指统治者的俭朴。统治者不应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求而耗费民财,应以俭朴的行事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14
  •  
  • 中华文化 | 厚德载物 Have Ample Virtue and Carry All Things
    中华文化 | 厚德载物  Have Ample Virtue and Carry All Things
    • 厚德载物 Have Ample Virtue and Carry All Things以宽厚的德性承载天下万物。多指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或他人。古人认为,大地的形势和特质是宽厚和顺的,它承载万物,使万物各遂其生。君子取法于“地”,要像大地一样,以博大宽厚的道德容纳万物和他人,包含了对自身道德修养及人与自然、社会和谐一体的追求。这是中国人参照大地山川状貌和特质树立的治国理政和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11
  •  
  • 中华文化 | 充实之谓美 Moral Fulfillment Is Beauty Itself
    中华文化 | 充实之谓美  Moral Fulfillment Is Beauty Itself
    • 充实之谓美 Moral Fulfillment Is Beauty Itself各种美好品德充实于内心就是美。出自《孟子·尽心下》。孟子对于美的本质的认识,与儒家的伦理道德密切相关。在孟子的美学思想中,“美”是人格评价序列“善、信、美、大、圣、神”当中的一级。“充实”喻示了道德圆满、和谐、完备的境界,当一个人被“善”“信”等品德充实,他必然具有强大的精神力量,而体现为
    • 2022-08-10
  •  
  • 中华文化 | 言 Language
    中华文化 | 言  Language
    • 言Language言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意愿以及相互交流的基本载体。对于“言”是否能够准确、完整地表达想法,尚存在争论。人们会出于各种原因,有意或无意地用言语掩盖或错误地表达想法。此外,“言”有时也特指为政者对百姓的教化方式。儒家重视“言传”的作用,而道家则主张“不言之教”。Yan means language, or words. Language is the basic vehicle th
    • 《中华思想文化术语》编委会 2022-08-07
  •  
 «上一页   1   2   …   10   11   12   13   14   …   17   18   下一页»   共350条/18页 
 
按分类浏览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友情链接 >> 更多